公共交通与上海城市发展选读.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交通与上海的城市发展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上海城市的形成历程,根据不同的政权阶段可将上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随后又对上海开埠后的城市交通进行描述,从老上海的有轨电车到现代快速、高效的轨道交通,并由此可见上海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同时,针对目前上海城市交通状存在的缺陷——市中心地面道路拥堵和高峰时期轨道交通客流量猛增这两点提出了适当可行的改进措施。最后,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城市交通模式,列举了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发展的几个方向,分别是公交优先的TOD模式、P+R模式、公共自行车租赁接驳轨交的模式,并在近期城市规划中实现轨道交通覆盖所有郊区新城。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发展,TOD模式,P+R模式引言上海市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在这里入海交汇,是连接西方国家和中国内陆的天然中转站。独天特厚的地理位置使上海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在近代文明的发展中更突显其区位条件的优越和经济实力的雄厚。在2012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上海位列36,是国内城市之首[1]。同时上海在2012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上位列第二。纵观上海百余年来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其对上海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尤其在连接黄浦江东西两岸[2]、拉近市中心与近郊城镇距离[3]、城市的扩张[4]、城市化进程[5,6]等方面。本文将结合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谈谈公共交通对上海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1上海的城市发展上海自成陆至今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已有十多个世纪。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成陆伊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上海地区的成陆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是同苏南地区共同形成的一片河口三角洲沉积陆地[7]。虽然现在的上海市区早在公元10世纪前就已形成[8],但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古人以农业、盐业和渔业为生,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受到阻碍,经济发展缓慢,长时间都处于中原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外围,因此直到1267年才设置上海镇、1291年升级为上海县[8]。清朝时,上海县的经济活动达到空前鼎盛,但仍局限与旧城厢中,人口少、城市规模小。第二阶段自1840年至20世纪中期形成近代大都市。1840年鸦片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自此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会城市,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苏、浙、粤、皖等省份的移民纷纷迁至上海打工、安家、进行贸易,构成了新的上海人口结构,自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过三次外省人口入迁的“高峰”[9]。到1937年,上海的人口已激增至385万人,约是清朝嘉庆年间的7倍。同时,外国列强也在上海相继辟设、扩展租界,这也促使上海的城市范围沿黄浦江和苏州河向西、向北扩张。对外贸易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上海的对内贸易、交通运输以及电讯通讯、金融、工业等部门的发展。这一阶段上海城市规模仍不大,密集度高,集聚功能强[8]。第三阶段自20世纪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核心区域积聚,上海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形态开始形成以城区为主体、远郊工业区和卫星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群体组合的城市模式。城市的空间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层次中心转化。改革开放后,由于次级核心区域的产生和发展,单一中心的格局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新城、中心镇和小城镇,拓展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并开始向多层次中心转化[8]。第四阶段是1990年代至今。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的城市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上海正在打造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中发挥龙头作用[8]。为缓解中心城区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上海城市的空间格局将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这一阶段,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普及,生活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人口和市中心动迁人口迁至上海近郊生活,呈现出中心人口减少、外围人口增多的郊区城市化特点。2 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2.1 有轨电车1908年3月5日,由英籍犹太地产商哈同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自此揭开了现代上海公共交通的序幕。该线路西起静安寺,东至外滩的上海总会,是贯通公共租界的东西干线,全长6.04公里。之后近70年间相继又发展了12条有轨电车。1975年12月1日,行驶于虹口公园和江湾五角场之间的3路电车被拆除,自此有轨电车暂时退出了上海的舞台。2.2客运轮渡1911年1月5日,黄浦江上诞生了第一条客运轮渡,大大突破了原先有轨电车行驶路线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增加了浦东、浦西之间的交通往来,至1970年打浦路隧道建成前它一直是市民往来黄浦江两岸唯一的交通方式。据资料记载,1993年共有21条轮渡航线穿梭于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