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励机制在IBM公司运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 年 论 文
题 目:激励机制在IBM公司运营中发挥的作用
指 导 教 师:郑淑艳
专 业 班 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08-1
学 号:0810230129
姓 名:芝抒
日 期:二零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前言
IMB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中文译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其公司总部地址在美国纽约州的Old Orchard Road, Armonk。在全球拥有307,401名员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公司。在电脑行业中位居世界第一,人们也经常把IBM看作是电脑的标志,它生产的产品如磁盘驱动器、软件、外设和半导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9年的营业收入是875.48亿美元,利润77.12亿美元。位居2000《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的第16位。
美国IBM公司从1984年左右开始由兴到衰,由年盈利66亿美元到1992年亏损达49.7亿美元。在此8年期间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埃克斯被迫下台。新上任的格斯特纳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2/3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公司原来的分权管理改为强调各部门资源、技能和思想的更大程度的共享。公司开始出现转机,并由亏损到1996年盈利约60亿美元。
IBM公司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很多。本文将探讨IBM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激励机制在公司运营中所发挥的作用。
1.IBM的激励机制的运用
1.1激励机制对经理人员的运用
在IBM 公司,对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包括与现期绩效相关的激励和与未来绩效相关的激励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以高额年薪来体现,后者则反映在股票期权的使用上。比如,对于新上任的董事长兼CEO格斯特纳,IBM 公司除了在聘用合同中答应补偿其调离所任 R烟草公司董事长职务而造成的当年将得到的但现在不得不放弃的约500万美元股票期权收益损失,以及保证其已到手股票期权届满时将换得至少800万美元收益外,还明确第一年在IBM 公司的薪金为810万美元,外加50万股IBM股票期权。第二年, IBM 公司又赠给格斯特纳22.5万股股票期权。截止1996年,格斯特纳的累计股票期权达77万股。若IBM 公司股票能保持每股158.5美元的价格,那么,格斯特纳在不到4年的任期中所获到得的股票期权将为他带来约800万美元的纯收益。当然,如果企业业绩长期上不去,股价没有比他接受股票期权时的价格有所提高,那么,他手中的股票就无法在期权期满后的交易中增值。因此,这是一种与高风险相伴随的激励。另外,除高薪和期权方面的物质激励外,将困境中的公司在这么短时间内迅速扭亏为盈,格斯特纳个人的声望和自我成就感也因此获得提高。这是同人力资本相关的一种更高挑战性的激励力量 。
在美国,企业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企业自设培训机构,自定培训计划;利用专门的培训机构;被派往国外的管理人员还要进行任职前国外培训。在IBM公司,组织的各个层次都要进行正规的行政与管理人才开发项目,另外,还特别提供下列项目的培训:新经理培训,重点是美国的政策及实践;新经理学校——IBM领导项目;IBM经营管理学院;IBM全球经理项目。
1.2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运用
企业实行激励机制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2.1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非常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模式。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自主意识的增强,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高福利也曾经是国企留人最大的本钱,但落后的理念、粗放的管理,让这一优势荡然无存。结果使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原因是人类不但有物质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曾有专家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