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朋高中物理教材教学研讨会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军朋高中物理教材教学研讨会讲稿

5、要重视探究性学习 4、要善于反思,提高学习的效率 成功学习的一个案例 ●课程标准或教科书中规定探究要独立完成(教材中的“实践与拓展”栏目中的问题 ●教科书知识扩展:善于质疑 例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2、“滑动摩擦因数只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两接触面的情况(如粗造程度)有关吗”?与接触面积和速度无关吗? ●课外的独立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当速度变化较小时 ●当速度变化较大时 ●滑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积是有关,还是无关?请老师们自己研究。 以上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   谢谢大家!         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张军朋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2008年12月11日 内容概要 一、关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的问题 二、关于评价问题(学生的评价) 三、关于学生的兴趣问题 四、关于“科学探究”的问题 五、怎样才能上好课? 六、关于能力培养问题? 三个 关键词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校本教研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关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的问题 1、经历科学过程,学习科学方法 【例1】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教学 这三个概念在过去是依电势差—电势—电势能的顺序展开的。 静电力的功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重力的功 重力势能 引力势 重力势能差 这样做的出发点主要是要明确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这一科学方法。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不止一次地接触“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重力势能时体验了“能→高度(地势)→高度差”这一方法;在学习动能时体验了“力对物体做功使速度增加→动能”的方法;在学习弹性势能时体验了“力对弹簧做功→弹性势能”的方法。这里实际是以上“通过做功研究能量”这一科学方法学习的延续。 2、要重视理性思维和质疑的精神的培养 我们经常说的科学素质,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说话要有根据,说话要合乎逻辑。”这也是思维能力的最基本表现之一。 在鼓励学生的理性思维方面,教学中在可能的条件下鼓励学生“问个究竟”。 【例】导线内的电场 学生学过了静电场之后再学习稳恒电流,一个普遍的疑问是:“不是刚刚学过,导体内的电场是零吗?导线内的自由电荷为什么会不停地运动,而不在与原子核的碰撞过程中最终停下来?” 一是定性地向学生介绍导体中电场建立的过程。 二是明确地让学生知道,在有电流时导线内的电场不是零,而是沿着导线的方向的。 “鼓励学生问个究竟”,这样做的目的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 3、改变学习方式 过去的课程不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 新课程中,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的同时,我们鼓励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 【例】电能的输送 过去处理这段教学时大致是这样的思路:指出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陈述解决的办法,即教材陈述→教师讲解→学生记忆。 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1)在输电导线上有没有功率损失?为什么? (2)怎样计算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 (3)在输电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线路的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在线路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输电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 (4)通过前面的计算,你认为哪个途径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为有效? (5)怎样计算用户消耗的功率P? (6)在保证用户的电功率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减小输电电流?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高压输电的知识,还熟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了思维方法。 4、加强实践意识、STS的意识 教材中“实践与拓展”栏目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它与“实验”或“演示”不同,不做后者叙述的实验会影响后面的教学,而“实践与拓展”中的实验对后面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一些这样的实验;如果所有这样的小实验学生都不做,三年下来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解题时物理图景的建立等,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类问题大多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它的目的是扩展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在讲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有人作了这样一个行动研究: 题目为:“某学生设计了一个测定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在自来水龙头下放一个金属盘,调节水龙头,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底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水龙头口开始下落,且能持续下去。然后用直尺量出水龙头至盘子的高度h,再用秒表测出某一水滴下落的时间t,代人表达式g=2h/t2求出g的大小,该学生发现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比较相差很远,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实验改进方案,写出计算g的表达式”。 该题给出的答案是: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用秒表测量某一滴水滴下落的时间误差太大,几乎不可能进行测量。改进的方案是:将测量的时间进行放大,即测量n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