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小手指操,放松我心灵 以往的班会是如何上的? 以往的班会感觉如何? 希望参加什么样的班会? 自主 体验 合作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设计 周大根 浙师大心理研究所 主要内容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简介 二、心理辅导活动班会设计 以往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吗? 感觉怎么样?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简介 二、心理辅导活动班会设计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流程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方案设计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实例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流程 1.暖身活动 (1)目的:为了让团体成员之间相互沟通,逐渐形成安全、温暖、信任、开放的团体气氛。 (2)作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消除防御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活动上来,激发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3)形式:暧身活动一般时间较短,不超过5分钟。 暖身活动的常用技术 活动一般可采用言语与非言语两种形式。 言语形式的暖身有认识大家(如:棒打薄情郎)、相互介绍(两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每人两分钟:姓名、年龄、家况;三个最:喜欢、讨厌、得意)等。 非言语形式的暖身有放松练习、太极运动、情绪脸谱等。 2.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 (1)符合辅导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 的年龄特点。 (2)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3)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是否突出了活动的两个特点:主动性和目的性。 (4)活动之间的次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3.催化互动与分享 催化学生彼此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互动。 目的:彼此开放可以分享过去的成功体验,正视过去曾否定过的经验。只有彼此开放,才能做到彼此接纳并相互支持。 4.自我探索 目的:让学生在较深的自我开放与自我卷入中,通过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原则: (1)鼓励学生作深入的自我探索;而不是依靠教育者的说教或社会规范的灌输; (2)辅导员不能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团体成员,也不能依靠说教的方式来影响成员,他扮演的是一个立场中立的教育家、咨询员、好朋友和同伴的角色。 方法:个别辅导技术和团体辅导技术。 引导自我探索活动的常用技术一 ——个别辅导技术 包括专注与倾听、真诚与尊重、共情、自我表露、情感反映、具体化等。 主要表现在活动中,辅导老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包容学生的不足,倾听学生的言语,以及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如抚摸学生头等等。 自 我 表 露 定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秘密展示给另一个人时,这进行了自我表露。 作用: 1、经常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标志。 2、受辅者可以更自由地探索自己的真实情感,向奥 妙真实、隐藏着的自我靠近。 原则:互惠 机制:吸引与信任 注意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的作用 引导自我探索活动的常用技术二 ——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辅导技术上要包括催化互动、鼓励探索、引发领悟、整合经验、促成行动等技术。 如表现在自我认识方面的(我的自画像)、在促进团体凝聚力(同舟共济)、亲子关系(家庭水族馆)等方面。 经验的整合、分享与反馈的常用技术 方式:谈感受、交流体会、写小结(信箱)等。 方法:讨论会,让学生自己来说出你想让他说的以及你想不到他要说的。 5.活动延伸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方案设计 1. 班会背景:阐明班会主题的社会背景和学校、学生的实际。 2. 班会目的:阐明预设性的教育效果。 3. 前期准备:包括班会前期所做各项准备工作。 4. 班会流程:描述班会的教育环节、步骤和形式。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实例 青春,不抱怨——情绪管理 甲流,拿什么面对你?——危机教育 轻松,不放松——考试心态调适 手指操 拇指沟通 后甲流时代…… 甲流,拿什么来面对你? 面对考试轻松而不放松 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感受 自主 体验 合作 可行性 简单化 讨 论 小组心理辅导活动班会主题 课后作业 根据确定主题,设计心理辅导活动班会方案 谢 谢 大 家 ! * * 最强手指操 1.暖身活动 2.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 3.催化互动与分享 4.自我探索 5.活动延伸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方式: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 目的:鼓励同学把课程中取得的领悟与演练的成果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 返回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