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校建筑文化规划与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邵兴江 浙江大学学校建筑文化研究中心 学校建筑规划与设计:新的视角 提 要 一、历史视野中的学校建筑研究 二、当代我国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 三、国际学校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趋势 四、优质学校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五、典型案例分析 浙江大学学校建筑文化研究中心 一、历史视野中的学校建筑研究 (一)美英等国的学校建筑研究 美国:1848年 ,亨利·巴纳德出版了一本369页图文并茂的《学校建筑》 ,在此中关注到了建筑对师生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认为学校建筑的好坏,无不与学生的健康、行为、心情、道德和智力发展密切相关,与教师的健康与教学的成功密切相关。 学校建筑需要考虑选址、建设、光线、通风、设备和布局等因素对师生教学的影响;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个体大小和学习内容,对学校建筑条件的不同需求;需要考虑到桌椅的舒适度,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考虑到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安静学习可能还需要朗诵;考虑到学生健康和成功的学习,还需要每天到室外进行身体锻炼与休息;需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等等。 1922年,全美校舍建筑委员会(1965年更名为国际教育设施规划者委员会)。 英国:爱德华·罗伯森于1874年出版了《学校建筑学》专著。 全书共计十八章及三份附录,较为系统与完整地阐述了他在学校建筑方面的研究心得,系统介绍了美国、爱尔兰和苏格兰、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或地区的学校建筑状况,阐述了不同类别学校建筑的指导原则与建设要领等 在巴德纳和罗伯森之后,西方关于学校建筑研究的专著不断。(1920年前,有专著50余部,其中1900年前近20部;20c:200余种) (二)我国的学校建筑研究 早在民国初年,我国已开始关注学校建筑问题 比如当时的福建省政府教育厅编辑出版了《小学校舍建筑法》(1912)一书,全书62页,内容包括校舍地点的选择、建筑设计、改造与维修等四个方面 第一次学校建筑研究学术繁荣发生在1930年代 我国第二次学校建筑研究的学术繁荣发生在1950年代 毕卓君《学校园林》(1930),王复旦《运动场建筑法》(1931),金鼎一《乡村小学实际问题》(1933,1934),李清悚《学校之建筑与设备》(1933,1934,1937),杜佐周《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1930,1933,1935,1938),苏顽夫《幼稚园的设备》(1935),邰爽秋《校舍建筑及效率测量》(1935),陆静山、陈露薇、陶行知等《新小学布置法》(1935),赵福来《图书馆建筑与设备》(1935),丘冶新《小学建筑与设备》(1936),姚维钧《小学行政》(1936)等, 以及一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校建筑研究方面的编译或译著,如金殿勋《学校设备用品述要》(1920,1923,1928),李清悚《校舍建筑法》(1930),唐现之《美国乡村小学标准》(1932)等。 如唐英《学校建筑》(1952,1955年修订本),刘子亚《图书馆设备与用品图说》(1955)等,或相关之译著,如阿列申等《学校建筑》(1955),波利卡尔波夫《苏联学校体育场地建筑与用》(1955),乔德茂《学校建筑》(1956),爱斯特罗夫《学校建筑物设计经济问题》(1956),查尔德莫夫《大量修建的学校和儿童机构》(1956),贝可夫、库拉克等《关于大量建造的文教房屋的建筑问题》(1956),索柯洛娃《国外学校建筑实践》(1958),普拉托诺夫《列宁格勒的学校建筑》(1959)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译著无一例外的全部译自苏联。 二、当代我国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 学脉断层与鲜有研究专著 专业性研究机构缺乏 教育学界对学校建筑研究尚未引起充分关注 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学校建筑中的实践应用有待加强 现有的学校建筑类著作或建筑标准,均是从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对中小学校建筑展开研究与探讨的 话语权缺失:校长、教师、家长、甚至政府官员…… 学校建筑规划与设计队伍以学建筑出身为主 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 (学校不仅仅是学习场所) 难以有效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 学校建筑缺乏“以人为本”的考虑 难以良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建筑的文化魂缺失 建筑标准是底线、安全是底线 三、主要国家的学校建筑设计动向 (个案列举) 日本 为满足新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开辟了新型教育空间,从而使教学与开放空间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场所和能够提供多彩生活的园地。日本的学校建筑在架构高效能学习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