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自我保健11ppt课件
第二章 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的概念 由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的卫生活动,并做出与卫生有关的决定 包括维护健康、自我预防、自我诊断、自我护理、自我治疗 可逐步养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自我保健的意义 自我保健的积极作用 疾病模式的改变 是一种最为充分的保健 促进医患关系的加强 促进身心健康 经济效益明显(93.6-128.7,3245.5-4668.9) 自我保健的意义 缓解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 是未来医学主流 1.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 特点: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 分类:日常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预警行为(车子落水)、避免环境危害(村子中毒)、戒除不良的嗜好、求医行为(真实提供病史,淋病母亲)、遵医行为、患者角色行为(很难正确认识) 危害健康的行为 个人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特点:危害性、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变异性大、广泛存在、习得性 分类: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饮食)、致病行为模式(A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角色行为超前、角色行为缺如、角色心理冲突,隐瞒病史,乙肝)、违反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2.健康心理的基本概念 智力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道德健康 没有心理疾病 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调节不良心理活动(面对情感打击) 保持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正常地发挥功能 健康心理的现状 抑郁症 全球每4人中有1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加拿大冬天抑郁症 日本 健康心理标准见P9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 社会压力 知识更新压力 竞争压力(女大学生偷盗) 人际关系复杂化 生产环境恶劣 自我人生价值受压制 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人格的稳定性(列车惨案,砍伤儿童) 主要预防措施 培养健全的性格 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 锻炼应对能力 增加社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庭预防 学校预防 社会预防(贫富差距增大,20%,4.7%,50%-漏税、缺乏“兜底”不公平竞争) 处世心态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穷达皆之 荣辱不惊 要有阿Q精神及酸葡萄意识 心理咨询 形式 门诊心理咨询(最常用) 宣传形式的心理咨询(讲座) 电话咨询(心理危机情况,防止自杀) 书信咨询(不宜用语言表达,难以深入) 心理咨询师考试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门考试 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介绍-倾听 非言语内容 言语内容 倾听的意义 非言语内容 贯注(attending) 不带任何评价地努力理解来访者(内) 表达出兴趣与关心(外) 作用 促进表达、增进信任 维度 目光接触、身体语言、语音特点、言语跟进 身体语言 积极的 稍微前倾 放松而注意的 腿和脚的姿势礼貌 手势温文有礼 减少其他动作 表情符合当前情绪 距离一臂远 中间不设立屏障 消极的 转身远离来访者 上身后倾 架二郎腿以拉开距离 双臂抱与胸前 很少目光接触* 不停的看手表 不停的接手机 言语内容 原则 在思考后再反应 简洁、抓住要点 使用来访者熟悉的语言 自然 类型 “嗯”——我听到了,继续讲 内容反映 情感反映 澄清 选择与强调 例子 你的工作太多了,你担心这会影响你的家庭生活。(2.5) 这些都会过去的。等你工作上有了帮手,一起都会好起来。别着急。(1.0) 你觉得自己陷入低谷。你努力工作,但工作没有尽头;你爱你的家人,但却在吵架。你希望不要再这样下去。(4.0) 你希望我怎样帮你呢?我自己也有许多问题。(1.0) 评分尺度 水平1:不适当的反应(差) 水平2:部分适当的反应(中) 水平3:准确适当的反应(良) 水平4:适当而有深度的反应(优) 提问 开放性问题 “什么”、“怎样”、“为什么”、“谁”…… 封闭性问题(是否问题) “你对上次咨询的感觉怎样?”v.s.”你对上次咨询的感觉还行吗?” 祈使性问题(要求陈述) 如:“你能再告诉我一些这方面的事吗?” 间接性问题 如:“我对你毕业后的计划感到好奇。” 投射性问题 如:“如果你得到一百万,你会做什么?” 提问的作用 开始咨询(“你今天想谈什么?”) 请来访者详述某个方面(“你能再多说一些吗?”) 请来访者集中或深入探索某个想法或感受(“你那时是什么感觉?”) 请来访者给出例子(“你能举个例子吗?”) 帮助来访者找出内在或外在的资源(“你认为自己能够处理那个情况吗?”) 提问的影响 提问会加强咨询者的权威、专家角色 提问有助于深入、具体地收集信息 提问会使来访者变得被动,过多提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