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含解析).doc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0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1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规范练第28页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2015山东青岛模拟)根据下图信息,完成第1~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 A.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B.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 C.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D.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图示变化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2题,图中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是由环境中的地形变化引起的,并非是其他区域环境变化引起的,更不是全球环境变化导致的。从图中看,与海洋的距离并没有改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4.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 (2014课标全国高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第5~7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5.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A.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7.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答案:5.A 6.D 7.D 解析:第5题,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地上生物量中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而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生物量略有下降,草本植物生物量增加,故总体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植株数量不变,而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故植株密度改变。第6题,由表中地下生物量数据可知: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逐渐下降,而草本植物地下生物量逐年上升,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7题,从实验结果来看,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增加,草本植物将会更加繁茂;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而地下生物量减少。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未来由于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的持续下降,将会影响其生存,其将萎缩。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数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第8~10题。 8.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 A. B.④ C.⑥ D.⑩ 9.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针叶林 D.阔叶林 10.图中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 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地形起伏 D.地表径流 土壤性质 答案:8.A 9.C 10.B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最低,位于热带,且干燥度最低,最湿润,应为热带雨林,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故选A项。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横穿整个大陆,位于温带,纬度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