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题——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冲击 一、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动和近代工业出现 1、(2016新课标Ⅰ卷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2016新课标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4、(2015新课标I卷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5、(2015新课标Ⅱ卷28) 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 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遭到批判 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6、(2015山东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7、(2015山东文综17)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8、(2015浙江文综)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9、(2015天津文综)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 ?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2014新课标Ⅰ卷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11、(2014山东文综)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2、(2014江苏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