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迎考突破:12断句和翻译.pptVIP

2011高考语文一轮迎考突破:12断句和翻译.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如: 几无所逃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如: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如: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如: 夫子何命焉为? 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如: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或“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19.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0.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1.有……者,译为“有个……人”。例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2.抓住标志,沿波讨源 (1)虚词标志: 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于是、且夫、向使、虽…… 句中虚词:于、以、而、者…… 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 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2)实词标志: ①对话中的标志动词:曰、道、云。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如: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庞葱曰:)“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战国策·魏策二》) 这里,庞葱的第二、第三次问话,作者把主谓部分都省略了。如果把引号直接贯下去,成为——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就错了。 有一段介绍唐朝诗人白居易作诗的情况: “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要是加上标点,便是:“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上述文章,不是以白居易同老妪对话形式出现的,是作者叙述的语气,因此在老妪答话的“曰”字下,不必加冒号。“解”“不解”后,不必在引号里加句号,应在引号外加逗号。 ②一般动词作标志 主谓宾是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文言文中,主语、宾语省略现象较多,谓语省略的极少。在断句中可以抓住动词谓语,在它之前找主语,在它之后找宾语。 ③人名、物名作标志。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如: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章句上》)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