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 一 原始人群的住所 上古穴居而野处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 则居橧巢。 二 新石器时代建筑遗存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存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存 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存 第二章 奴隶社会时期建筑 (BC.21C—BC.476) 一 夏——中国奴隶制的诞生 二 商朝的宫室 重要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 宫殿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特点: 1. 群体不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组合, 而是以院落为单位进行组合 。 2. 建筑群为封闭、围合的空间。 3. 整体为中尊意识的产物。 技术:使用了夯土版筑技术,柱网已 形成简单柱列。 三 西周和春秋时期建筑(BC.11c---BC771) 1. 文化: 2. 实例: 陕西歧山凤雏村 西周建筑遗址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兄弟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中国的建筑和中国的文明同样古老,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 。 -------梁思成 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建筑对西方人来说因其富于异国情趣而令人神往。在十八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风,以致设计师们创造了一种专门模仿中国装饰的艺术风格,即所谓Chinoiserie。他们在壁纸的花纹、瓷器的彩绘、家具的装饰上,到处模仿中国建筑的图案,还在富人的庭院里修了许多显然是中国式样的东西。 这种上流阶层的时尚1763年在英国可谓登峰造极,竟在那里的Kew garden中建起了一座中国塔;而且此风始终不衰。 我们现存的文字、图像、实例都有力的证明了中国人一直采用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构造体系,从史前时期到当代,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基本特征。在中国文化影响所及的广大地区里——从新疆到日本、朝鲜,从东北到印度,都流行着同样的构造体系。尽管中国曾不断遭受外来的军事、文化的精神侵犯,这种体系竟能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和长达四千余年的时间中长存不败,且至今还在应用而不易其基本特征——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体系。 建筑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中国的木构 架建筑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开始萌芽,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各种需要和各族劳动人民的不断努力,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接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个体建筑、建筑组群到城市规划,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自然条件与中国古代建筑 1 . 地 理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滨海而西北深入大陆内部。中国的地形是西部和北部高,向东、南逐步降低,其中有世界最高的康藏高原和峭壁深谷的西南横断山脉,有坡陀起伏的丘陵地区,有面积辽阔的沙漠和草原,有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有河流如织的水乡。 自然条件与中国古代建筑 2. 气 候 中国的气候,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一般来说,东南多雨,夏秋之间常有台风来袭,而北方冬春二季为强烈的西北风所控制,比较干旱,但在同一纬度上的各地,又因地形差别而气候不同:内陆高原往往寒暑相差较大,沿海地区则温差较小,但富于变化。 自然条件与中国古代建筑 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 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 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 墙和屋顶,建筑外观厚重庄严。 北方房屋厚重庄严 自然条件与中国古代建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