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2008年9月16日更新)
地 球 概 论
THE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logy
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
必修课、3学时/周、总学时57
绪 言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the Earth)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岩石圈(lithosphere)。
地质学学科分支。
二、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地质学的特点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地质现象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
地质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二)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质事实进行推理论证,推理的基本方法是演绎和归纳。
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是进行地质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 野外调查采集的样品和数据等资料,进行试验分析、鉴定。
历史比较方法 对现代地质过程和方式进行研究获得规律性认识,把它应用到分析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现象分析中去。这种方法也叫“现实主义方法,或现实主义原则”,也即“以今证古”或“将今论古”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 km
地球的面积 51000万 km2 (其中海洋面积70.8%,陆地29.2)
地球的平均密度 5.517g/cm3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密度 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17g/cm3 ,由地表向下地球的密度随深度增加,推测地核的密度可达13g/cm3 。
地球的重力 地球的万有引力。
理论重力值----将地球理想化为旋转椭球体,且内部密度横向均匀,由此计算的重力值为理论重力值。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不同于理论重力值,即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说 (isostatic theory,isostasy)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或海洋)的质量过剩(或不足)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或过剩)来补偿。运用地壳均衡学说可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如上地幔的起伏等。
地磁(geomagnetism) 地球是一个磁性体。表征某地地磁特征的要素: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
磁偏角----某地地磁经线与地理经线的夹角。
磁倾角----某地地磁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地磁异常(geomagnetic anomaly)----地磁要素偏离正常值
古地磁(paleomagnetism)----矿物岩石中保存的反映岩矿形成时地磁特征(要素)的信息。
地热(geotherm)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热增温级----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一度所增加的深度,单位m /℃。
地热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 )----深度每增加100m所增加的温度,单位℃/m。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构圈层(sphere)组成,具有圈层构造。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圈层有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内圈层有地壳(crust)、地幔(mantle)和地核(core)。
一、地球的外圈层
大气圈 在10000km高空仍有大气分子存在,但其主要集中在500km以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其次是氧(21%),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水气、惰性气体、尘埃。由地表向上又划分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力层等;大气密度、气压、温度向上降低。
水圈 水圈主要有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分,以及生物中的水分构成,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有交叉。
生物圈 生物主要生存在地表、水体中,分布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二、地球的内圈层
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研究探明,能够反映地球物质密度和物态的地震波(seismic wave)在地下某些深度发生明显的速度剧变,地球物理学家认为在这些地方存在着“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表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物态有明显的圈层分异。
在地下平均33km深度存在第一个主要“不连续面”,由南斯拉夫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lovicic, 1909)发现,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Moholovicic discontinuity),简称“莫霍面”(Moho)。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在地下2900km深度存在第二个主要“不连续面”,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Gutenberg, 1914)发现,称为“古登堡不连续面”(Gutenberg discontinuity),简称“古登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