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和台湾海峡之间冬季沉积物传输系统之沈积学研究
東海和台灣海峽之間冬季沉積物傳輸系統之沈積學研究 1 1 1 2 3 簡呈展 劉祖乾 楊仁凱 扈治安 蘇志杰 1 2 3 國立中山大學 中央研究院 國立台灣大學 摘要 東海至台灣海峽北部的沉積物主要來自長江及台灣西部河流,此區域主要受 到中國沿岸流及黑潮支流所影響,冬季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使得浙閩沿岸流向 南增強,將長江輸出的沉積物沿浙閩泥質帶及台海北部泥質帶輸送至東海南部和 北台灣海峽夏季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使得黑潮支流向北增強,將台灣西部河; 流輸出的沉積物往北輸送。本研究根據前人對於現代沉積物的傳輸廊道(從長江 口 經浙閩泥質帶至台灣海峽北部) ,來探討現代沈積物源到匯的過程。 本研究於2014 年2月海研五號 0032 航次,由長江口沿著浙閩泥質帶到台灣海峽 北部,共採集6 組箱型岩心及6 組表層沉積物,此外於甌江口佈放一個沉積物收 集器錨錠串。目前由7Be活度顯示由北向南逐漸降低,表示來自長江的新鮮陸源 沉積物減少。表層沉積物粒徑分布顯示來自長江的沉積物以泥為主,來自長江細 顆粒的沉積物,也顯示由北向南逐漸減少。岩心中的磁感應率得知,從長江口至 北,在甌江口沉積物收集器中細顆粒的黏土礦物組成也顯示與長江源的相似,表 示來自長江的沈積物向南傳輸。台灣海峽沉積物有三個主要來源:1.長江2.浙閩 沿岸河流 3.台灣西部河流,而從甌江口至閩江口,磁感應率有降低的趨勢,表 示這些沉積物也受到浙閩沿岸流的影響,由北向南傳輸。 未來藉由統整放射性同位素分析(210Pb) 、多重感應元岩心紀錄器(MSCL) 掃測、粒徑分析、岩心描述、反射色……相關數據,來探討沿浙閩海岸至台灣海 峽北部沉積物來源及沉積的型態。 應用正交經驗函數於晚第四紀濁水溪河口環境解析 1 1 2 3 4 楊仁凱 、劉祖乾 、陳婷婷 、George Burr 、羅建育 1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2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3NSF-Arizona AMS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Arizona 4 海軍軍官學校海洋科學系 摘要/Abstract 非破壞性掃描的高解析度岩心紀錄中,包含 P 波速度、密度、含水率、磁感 率以及反射色等連續性的數值資料 。這些共變化(co-varying)的參數大多與岩心中 之沉積物來源(組成成份) 、顆粒大小、排列方式等密切相關。高解析度岩心資料, 不僅輔助我們快速的檢視岩心的品質、補足取樣分析上的不足。同時也是研究古 環境、古氣候及地層對比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參數。本研究透過正交經驗函數 EOF 分析上述參數的共變特徵,佐以碳 14 定年資料所得的時間模式,用量化的方法 客觀的解析晚第四紀濁水溪河口沉積環境的演進。 本研究使用宿命團隊於濁水溪河口三角洲所鑽取的岩心 JRD-S 與 JRD-N ,兩 孔岩心分別長約 100m 。岩心運回實驗室後,透過多重感應元岩心紀錄器(MSCL) 以及分光測色儀掃描,得到每公分一筆的連續掃描資料,包含 P 波速度、密度、 磁感率及可見光波段的顏色資料。將 上述掃描資料 的標準化的變異值 (correlations)透過正交經驗函數(EOF)分析的手段 ,找出各項參數間的共變趨勢, 並由資料中的共變趨勢解析岩心中所紀錄的古環境資訊 。 南北兩孔岩心 EOF 分析結果的第一模態一致顯示,岩心的非破壞性掃描資料 中有將近30%的共變化是受到沉積物粒徑所控制,並可以用來說明沉積當時環境 的水動力。模態一的特徵權重也顯示,濁水溪河口在一萬年以前是屬於強弱水動 力交替的陸相沉積環境,隨著全新世海平面上升進入海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带输出电压反馈的恒流驱动IC设计-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一种基于线性增强TDC的ADPLL设计-微电子学.PDF
- 一种基于运动状态反馈的机器人接触力控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PDF
- 一种应用于开关电容电路的0.9V自适应偏置OTA-微电子学.PDF
- 一种基于级联回路控制和前馈补偿的高效逆变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 一种微小型多槽道平板热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红外技术.PDF
- 一种改进的CMOS差分LC压控振荡器-JournalofSemiconductors.PDF
- 一种改进的直测电容电流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工技术学报.PDF
- 一种数值解过坝水流方法 - 力学学报.PDF
- 一种新型单接头油管输送射孔枪及其应用-天然气工业.PDF
- 东天山地区铜镍矿找矿评价指标探讨 - 中国工程科学.PDF
- 东海沉积物岩芯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其地层学分析-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 东天山地区黄山东与香山镁铁质- 超镁铁质杂岩体对比 - 地球科学.PDF
-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生烃史及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研究 - 断块油气田.PDF
- 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浅湖风暴沉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PDF
- 东海黑潮区营养盐及其限制作用的月际空间分异 - 资源科学.PDF
- 东南极晚新元古 - 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PDF
-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风沙环境关系初探② - 干旱区地理.PDF
- 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PDF
-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