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蛋白毒素.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蛋白毒素

* 破伤风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桿菌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对神经有特别亲和力,所引起全身横纹肌群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后者则能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 ̄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 ̄30日,甚至数月,也有数年之久,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 * * * excited neuron---兴奋性神经元 * * 白喉杆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由外毒素对粘膜的损害,导致纤维蛋白、坏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凝结而形成伪膜。 * prophage incorporation-----前噬菌体掺入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当噬菌体传染细菌时,宿主染色体获患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 plasma membrane--细胞质膜 clathrin-coated pit--被膜小窝 clathrin released--网格蛋白释放 coated vesicle --有被小泡;有衣小泡 endosome [end??s?m]-- 核内体 uncoupling vesicle--解偶联泡 neutral pH causes dissociation of B from binding site--中性pH导致B从结合位点离解 nicotinamide--尼克酰胺 外毒素具有ADP-核糖转移酶活性,可以使EF-2发生二磷酸腺嘌呤核糖基化(ADP-ribosylation),直接导致其失去功效。 * * *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霍乱弧菌进入消化道到达小肠,在肠粘膜表面吸附并迅速繁殖。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小肠液过度的分泌。严重者出现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甚至产生休克和死亡。 小肠黏膜细胞受体结合(GM 特殊的神经节苷酯) * 利用蛋白毒素分子在细胞内的逆向转运和转位能力,将蛋白质和小肽分子定向运送至内质网并转位进入胞浆,提高其抗原提呈效率 百白破三联疫苗:就是由百日咳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的。主要用于儿童,注射后可同时预防儿童易发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疾病。 * * * 神经毒素—肉毒毒素 肉毒杆菌(Cl. botulinum)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本菌在厌氧环境中能产生强烈的肉毒毒素(botulin)。 若误食此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发生肉毒中毒,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病死率很高。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人致死量为1-2μg。lmg肉毒毒素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万倍。 作用机制 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进入机体后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肌肉接头处,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可逆地与突触前受体结合,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产生可逆性的横纹肌弛缓性麻痹,使眼和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直至受体重新表达。 类型 细菌 外毒素 疾病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神经毒素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破伤风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骨骼肌强直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抑制胆碱能运动 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肌肉松弛麻痹 细胞毒素 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白喉 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 葡萄球菌 表皮剥脱毒素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与真皮脱离 表皮剥脱性病变 A 型链球菌 致热外毒素 猩红热 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猩红热皮疹 细胞毒素—白喉毒素 * 白喉杆菌 白喉儿童 致 病 物 质 白喉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 结构: 经胰酶水解成A亚单位和B亚单位 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本身无毒 A亚单位上有1个催化区,通过对延伸因子2(EF-2)的灭活抑制敏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低铁环境下易产生。 溶原性转换 白喉毒素作用机制 类型 细菌 外毒素 疾病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肠毒素 霍乱弧菌 肠毒素 霍乱 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 cAMP 水平 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和Na+大量丢失、腹泻、呕吐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肠毒素 腹泻 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cGMP增高 同霍乱肠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同霍乱肠毒素 呕吐、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作用于呕吐中枢 呕吐为主、腹泻 肠毒素—霍乱毒素 * * 霍乱弧菌 霍乱 图1:霍乱毒素(CT) 腺苷环化酶(潜在性) 神经节苷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