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科中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 -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PPT

外语学科中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 -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语学科中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 -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知识、视野、素质与经典阅读 ——以《时间机器》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 虞建华 外语学科的3个问题与经典阅读的缺失: (1) 外语学科中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或国别文化,或 推而广之,其他学科领域中诸如史学、美学、伦理学等非应用学科,学了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2) 外语专业的学科归属在哪里,是工具学科还是人文学科? (3)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应该以“学以致用”还是“学以致知”为办学的认识基点? (虞建华:“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英语‘两个走向’问题”,《 中国外语》2010年第3期) “文学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强调文学所具有的‘及物’用途,也就是说,文学不只具备内在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它同时也富有教化意义,指涉现实,反映生活,起到影响和改变社会现状的作用。” (虞建华:“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英语‘两个走向’问题”,《 中国外语》2010年第3期) “工具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问题 外语专业有其双重特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语言是交流传播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言说和书写无法与思想分离,总是在表达着信息、情感、认识、愿望、诉求等。 比如 “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有的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有的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 “务实”压倒“务虚” “致用”压倒“致知” “技术”压倒“艺术” “专业”压倒“基础” “功利”压倒“素质” 胡文仲、孙有中: “我国英语以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培养人文通适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回归”一词内含两层意思: 第一,我国的英语专业曾经是人文专业; 第二,目前的施教实践已经偏离该专业的人文性,需要调整方向。 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 黄源深教授:“思辨缺席症” 谈及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包括外语教师),人们似乎有共同的负面印象:在文化视野、创新思维、逻辑推理、解析能力和理论功底等方面,都相对薄弱。 学外语的人十分容易“感染”这种症状,但“易感性”的根源存在于目前高校外语专业的认识和教学设置中。 (黄源深:“思辨缺席”,《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年第7期;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曾经的辉煌”: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 (刘洊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 《美国文学百科辞典》中国版前言: 在高校任教美国文学多年,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外国文学学了有什么用?提问者的声音里有时带着无奈的困顿,楚楚可怜;有时带着挑战的不屑,咄咄逼人。其实这个问题问得没有水平,背后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前提,即只有“用”才是衡量“学”的标尺。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不是提供职业培训,而是为受教育者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获得开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各种比实用技能更重要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解析能力、表述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这些抽象的东西捏合在一起,我们今天称之为综合素质。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超越应用层面,拥抱更加广博的知识。所谓知识,首先是“知”:了解、明白;然后是“识”,在“知”的基础上思考辨析,明达世理。古代汉语中,“知”通“智”——“知者”即“智者”。从某个角度讲,认识比应用更重要。 戴维·卡斯坦: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