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欣赏中的情景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欣赏中的情景关系 上传: 梁丽雅 更新时间:2012-5-9 20:12:55 古典诗歌欣赏中的情景关系 一、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 自然界的物态千姿百态,有动静之分。以动写静可使静物变得鲜活,以静写动则往往可使动景凝固在美的瞬间,二者结合起来,可使所写之景富于动静变化之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本为静物,但作者此时正处行船之中,故一“出”字让青山有了动态美感,正如《敦煌曲子词? 浣溪沙》所言“子(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一动词“出”正表现出了以动写静这一效果。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一饱含感情的“护”字已拟人化地写出了弯弯河流环绕葱绿农田的情态,而一“排”字更使得门前青山竟推门而入,为主人献上一片青翠,以动写静的技巧再次写活了青山这一静景。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上两例以动写静之效是自古以来即有公论的。近人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实,“闹”也罢,“弄”也罢,好就好在它们都妙用了以动写静这一技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以上两例均为名词组合(后诗虽有“流水”之“流”,但整体仍为名词)。其实,在前诗中,鸡声是传唱出来的,板桥霜迹是人踩踏出来的;同样地,后诗中枯藤未必不随西风摇曳,老树未必不飘落几片发黄的叶子,昏鸦或许会喑哑地嘶叫几声,而瘦马正在踽踽独行……然而,这两位作者都没有使用一个动词,而是以静写动,让动态蕴含在静的表象之下,仿佛如电影的定格,在霎时凝固了美的瞬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说的是以静写动的效果。 二、变换立足点和观察角度 在选取定一个写景对象之后,变换描写的立足点往往可以使景物在笔下显得更具层次变化之美,从而使景物得以立体展现。唐人贺知章《咏柳》一首是很好的例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第一句写柳树身姿,是远观所得印象;次句写柳条披拂之态,是近看柳枝状貌;最后两句作者先故作痴态,将目光聚焦于柳叶,此时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以手轻轻把一枝嫩叶捧至眼前,嘴里喃喃问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之句,这是特写柳叶的一个镜头。在这首诗中,作者三次变换立足点,由远而近,最后一个特写,极富层次地展现了春风中柳树的风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也是景物描写中变换立足点这一技巧运用的上好范例。 观察角度通常有平视、仰视、俯视等多种,在景物描写中,当我们状单个景物时,变换观察角度可以使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晰,在变化中姿态尽显;当我们描画一个环境时,变换观察角度则可以使我们的描写视域更开阔,创设出一个和谐的整体。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两句诗描写峨眉山月,首句仰视已得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次句变为俯视江流,随着船的行进,月影随之而行,画出月映清江的情状,观察角度的变化使得远在高天之上月亮变作身边事物,月亮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可近可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这里是描画一个环境。清秋傍晚,山林空旷,可写之物很多,诗人仰视则皓月当空,月色如水般从青松树隙中洒落;俯视则山泉似练,淙淙于山石之上流淌,此景何等清幽!王维用炉火纯青的笔墨描写出了一个和谐的景物环境。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用这两句来描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角度的写景效果,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 三、描形、绘色、写声、拟嗅味 通过人的不同感观来写景,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收到具体生动的效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在开始两句着意于绘色,残阳洒照江面,一半受光较多,是一片红色,一半受光少,呈深深的碧色;次二句作者妙手描形,露似珍珠晶莹圆润,月似弯弓悬于清秋天幕,多么可爱的景物啊!在这里,作者充分运用绘色、描形这两种手段,使笔下之景给人以具体生动的感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第一句以“直”描孤烟之形,第二句以“圆”状落日之态,写尽了大漠黄昏一派奇特壮丽的开阔景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两句十字,却画出“碧、白、青、燃”四种颜色,白鸟点缀碧江,青山衬出红花,写尽了暮春时节绚烂的景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在这月朗风清的夜晚,长安城沉浸在一片连绵不断的捣衣的砧声之中,秋月秋声形成一浑然境界,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