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作业
习作1 1 研究区概况 南海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连广州,东南接番禺、顺德,西南邻高明、鹤山,西北和北部与三水、花都接壤。南海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同时又属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境内地势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少有丘陵和山地,其中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82.79%。丘陵与山地仅分别占13.2%和1.0%。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市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典范,被誉为广东的“四小虎”之一,同时也是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过程中耕地面积锐减的典型地区。因此其耕地数量的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 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2001年和2009年佛山市南海区陆地卫星TM影像,对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南海区自身的地形特点,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五类。通过ERDAS软件和地形图裁剪出南海区的影像。然后对其进行大气校正。经过校正之后,对两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对分类的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分类后的精度比较高。监督分类完以后剔除分类结果中所产生的小图斑。这样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转移矩阵的计算。 3 南海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对两期影像的分类后处理,得到的转移矩阵可以发现南海区从2001到2009期间,土地利用类型都发生了变化。 表1 2001年—2009年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20012009变化量动态度面积(公顷)比例(%)面积(公顷)比例(%)面积(公顷)比例(%)耕地38258.2833.2621662.6418.83-6595.64-14.43-43.38林地30817.4426.7933494.7629.112677.322.328.66建设用地31829.4027.6740639.3235.338809.927.6627.68水域5673.964.935473.084.76-0.88-0.17-3.45未利用地8465.407.3513774.6811.97309.284.6262.85从2001年至2009年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表中可以看出来,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38258.28公顷变成2009年21662.64公顷,面积减少了16595.64公顷;水域面积从2001年的5673.96公顷变成2009年的5473.08公顷,面积减少了0.88公顷;相对于这两种类型来说,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却相对增加了。特别是建设用地,到2009年反而增加了8809.92公顷,说明城市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面积也不断地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主要表现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从中可以了解区域上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由于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南海市的土地利用在2001年至2009年期间变化幅度很大,其中耕地减少了14.43%;水域减少了0.17%;相对而言,建设用地增加了7.66%;林地增加了2.32%;未利用地增加了4.62%。这说明不同的驱动力导致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发生变化。 习作2 在习作1获得的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基础上,尝试以下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1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2001—2009年南海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耕地17506.081366.561980.72651.60157.68林地10254.9618149.043641.7648.601400.40建设用地6080.407999.5622233.24119.884206.24水域495.7255.4471.284834.8015.84未利用地3921.123246.843902.4019.082685.24 2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 在计算公式中,、分别表示研究期起始以及研究期结束时的某一用地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通常以年作为研究单位;如当T的时段设为年时,R的值就是该研究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土地利用类型20012009 动态度面积(公顷)面积(公顷)耕地38258.2821662.64-43.38林地30817.4433494.768.66建设用地31829.4040639.3227.68水域5673.965473.08-3.45未利用地846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管理)砌砖及基础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DB11∕T 1748-2020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pdf
- 三年级劳动技术浙教版下册:任务二 煮鸡蛋 蒸馒头-教学课件.pptx
- (高清版)-B-T 34590.10-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0部分:指南.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docx
- 2025新修订《监察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NB∕T 25043.6-2016 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6部分:管道.pdf
- 2025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天天练100题.pdf VIP
- 《小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游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