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难点分析.ppt

xxy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难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难点分析 3、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等于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正误之分,或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只有正确的哲学完成了这一使命。 难点分析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吗?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不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难点分析 6、怎样理解“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1)无实:指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2)花生于树(认识之树):唯心主义不是凭空产生,而有其认识上的根源。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客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 (3)绚烂之花:局部可借鉴。如: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往往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7、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难点分析 8、真正的哲学就是指正确的哲学思想吗? 真正的哲学思想不一定是正确的哲学思想,但一定是反映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吗? 可以说“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升华和总结”,但不能说“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难点分析 10、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吗? 只有真正的哲学,即正确反映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才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而形成的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用辩证法改造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指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用唯物论思想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指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因此,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难点分析 1、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这两个概念中的用词不要混淆。 2、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3、规律与规则、定律不同 规律是客观的,规则、定律是主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主观反映(有正误之分)。 4、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第二单元 (18个) 难点分析 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此处强调人所特有的“人脑”,而不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大脑”。 6、意识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7、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什么是第一性和第二性?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划分:一是产生先后的问题,二是谁派生谁的问题。 难点分析 8、意识能动性与实践的关系 理解能动性的含义,学会辨别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二者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 9、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意识反作用的发挥、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都一个有正确与否的问题,因此,不能泛泛地说他们起“积极作用”或“促进作用”。 难点分析 10、课本中出现的一系列概念:物质、客观、客体;意识、主观、主体 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即客观实在,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客观:相对于主观而言,包括: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他人的意识,又叫客观存在。 客体:相对于主体而言,指进入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 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即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主观:相对于客观而言,强调自我的意识。 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 难点分析 11、怎样理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1)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就每一个人或每一代人,或就认识的每一次来说,认识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看,世界还有尚未认识之物。 (3)就整个人类,或就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来说,认识是无限的。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难点分析 12、怎样理解“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 (1)精神变物质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形成一定的物质成果。也即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