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导体的构成
半導體的構成半導體的構成
電子科技發展史電子科技發展史
• 19 世紀末至20 世紀初︰
– 發現電子(J. J. Thomson,
1897,於 1908 年獲諾貝爾獎)
– 量測電子電荷(R. A. Millikan,
1913 )
– 發現愛迪生效應(T. A. Edison )
– 真空管真空管 ((J. A. Flemingg ))
– 放大真空管(De Forest, 1906 )
與收音機
• 2020 世紀前半世紀前半 ::真空管時代真空管時代
(收音機、無線電、雷達、電
視)
ThomsonThomson 與與 MillikanMillikan 實驗實驗
• 20 世紀後半:
– 1947 :J. Bardeen, W. H.
Brattain, 與W. B. Shockley 於
Bell 實驗室電晶體(於 1956 年獲
諾貝爾獎諾貝爾獎))
– 1958-59 :基於軍事需求,J. Kilby
(德州儀器),J. Hoerni 與 R.
Noyce (Fairchild Semi-
conductor Co. )發明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IC ),SSI
時期(Small Scale Integration ,
元件數目2-50 )
– 1960 :電晶體開始取代真空管
– 1971 :Intel 微處理器
• 21 世紀:奈米科技與微機電
半導體發明半導體發明
Bardeen, Schochley 與Brattain
世界第一個電晶體(1947)
絕緣體絕緣體 ,半導體與導體半導體與導體
本徵半導體
非本徵半導體
電阻與電阻係數電阻與電阻係數
電阻係數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 本徵半導體( Intrinsic semi-
conductor ): 不含任何雜質的半導
體
• 非本徵半導體非本徵半導體 ((Extrinsic semi-
conductor ): 添加微量雜質的半導
體
半導體元素半導體元素
矽矽
非本徵半導體非本徵半導體
施體電子施體電子
n型
受體電洞
p 型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 Dopant (載體、摻雜):在控制條
件下加入半導體的原子:
– Donor (施體): 或稱n-type dopant ,
可增加自由電子數目的dopant
– Acceptor (受體):或稱 p-type dopant ,
可增加電洞數目的dopant
• n-type material (n 型物質): 以施
體摻雜的物質,自自由電子多於於電洞
• p-type material (p 型物質): 以受
體摻雜的物質,電洞多於自由電子
自由電子與電洞效應自由電子與電洞效應
• 導體自由電子密度導體自由電子密度~ 1028 m-3
• 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