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是指: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除实践之外再没有其它任何标准,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拿到实践面前、并通过实践的检验。这是确定的,绝对的。 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我的矛无坚不摧! !?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外星人 同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短时间内的实践是有局限的,这也表现出相对性与不确定性。(如:对于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验证。)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所体现出来的能够满足主体某些方面需要的属性,即对于主体的有用性。 价值关系 主体 客体 需要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 满足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的特性 价值的客观性 需要与欲望 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性,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的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人的需要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这决定了特定的客观对象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梵高去世一年前写信给他的弟弟,除了感谢弟弟又借钱给自己外,还大胆预言:“我敢对天发誓,我那幅《向日葵》值500法郎。” 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3390万美元在佳士得拍下了此画。可谓价值连城。 1990年,在纪念梵高逝世100周年的热潮中,梵高的名画《伽塞医生》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纸业大王斋藤英买走了,在当时创下了有史以来绘画的最高拍卖纪录。 伽塞医生 价值的多维性 任何主体都表现为一个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 钻石: 首饰:审美价值 财富:收藏价值 工具:使用价值 对象:科研价值 人们为了实现对象的某种价值而不得不舍弃其它价值。 牧羊 警犬 物宠 味美 皮衣 价值评价的含义 人们的价值评价活动,就是主体从自身需求出发,揭示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把握客体的价值的一种认识活动。 * 人类认识活动由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构成 二、价值属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真理与价值总是相统一的。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是真理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或称之为有用性。 “按科学规律办事” 和“满足人的需要”相一致,体现了求真与务实的统一即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作为真理所具有的唯一属性,主张“有用即真理”。这就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真理的有用性只能来源于人对于客观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这就导致了用个人的价值选择即对有用性的选择来判定认识的真假,这样也就把真理变成了因人而异的主观的东西 。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是实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要求。 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不能从主观臆想出发,不能靠想当然办事,而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对客观存在进行如实的反映。 这也要求人们着眼于客观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动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人们的认识才能跟上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能做到主观和客观一致,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这是实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与途径。 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发展和验证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这种认识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南,使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离开了对于世界的改造,即离开了实践,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无从产生,无法检验,其功能与作用也不能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