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让创新重塑物理实验教学精彩.doc
让创新重塑物理实验教学的精彩
詹 昌 兰
(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初级中学 zchlan@163.com)
摘 要:本文从导入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生活实验、课外实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实验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实验教学上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物理课的精彩。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创新 教学
引 言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许多科学发明创造都源于实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巧妙地设置导入实验、有效地改进演示实验、想方设法地设计学生实验、适时利用生活实验、重视课外实验、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如何让创新在实验教学上出彩,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正在探索的课题。
一、巧设导入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实验能够为学生呈现一个个生动形象、令人惊奇的物理现象,它能唤醒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打造出一个有效、精确、完美、充满惊奇的导入实验,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引发他们的直觉兴趣,为后面的学习铺垫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我用一根洗衣机废旧排水管,将一些彩色碎纸屑放在桌上,一手拿管,使口对着纸屑,另一只手握住管中间甩动,使管在水平面作圆周运动,纸屑会被吸走。如此有趣的导入实验,不仅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更容易使学生发现问题。可见,教师将授课内容和实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创设新奇有趣的诱发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顺利进入新授课的学习。
二、改进演示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之一,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能够进行创新,使演示实验更具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索,使演示实验更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课本中原来的实验是将两根电阻不同的镍铬丝和铜丝串联起来,然后再将这两根电阻丝放入到两杯煤油中,使之对煤油加热,再用温度计测量煤油的温度并比较两杯煤油温度升高的情况,从而得出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这个实验的主要问题在于操作复杂、浪费电能,由于烧瓶的散热面积比较大且里面的煤油比较多,故要看到比较明显的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也浪费了更多的电能。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先用两根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漆包线分别缠在两个演示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然后将两个温度计串联起来,再接入到电路中,利用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直接对玻璃泡加热。这样一来,实验器材变得简单,操作起来变得方便,所需时间变得更短,也节省了一些电能,增强了实验效果,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设计学生实验,优化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尤为重要。千篇一律的教师做、学生看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对物理实验失去兴趣,特别是对“照本宣科”的实验失去新鲜感,从而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
针对我校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 “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教学时,我大胆地将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或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接着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然后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装水凸出少;最后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让学生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实验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讨论猜想,接着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再指导学生利用压强计来进行探究实验。这样一变,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 “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四、利用生活实验,创新物理教学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可见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