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体经济学中.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总体经济学中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商品的進出口量等總量 (aggregates) 的觀念,以及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 (averages) 的觀念。 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差異主要在研究的對象與課題上。前者研究的對象是整體的,是以單一國家,甚至於全世界的經濟現象作為研究的對象。而後者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的,是以參與市場的個人、家庭、廠商的經濟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與個別市場間的交互運作的關係,作為研究的對象。 現代總體經濟學的誕生 在經濟大蕭條之前,當時的經濟學家 (古典學派, classical school) 不認為經濟衰退是一個嚴重且能持久的現象。他們繼承了亞當斯密的觀點,認為自由市場的價格機能夠讓經濟很平穩的運作。因此,失業與經濟衰退的現象不可能持續過久。 古典學派當中看法更極端的經濟學家,甚至否定需求不足與失業的可能。其中以賽依 (J. B. Say) 為代表。賽依認為供給可以創造出同額的需求;這樣的看法,被後人稱為賽依法則 (Say‘s Law)。然而這樣的觀點,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面臨了考驗, 也因此誕生了現代總體經濟學。 凱因斯的開創角色 凱因斯 (J. M. Keynes) 在 1936 年發表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代表了現代總體經濟學的誕生。 凱因斯的 《一般理論》,解釋了經濟大蕭條時所發生的總體經濟現象,並提出對於解決失業與經濟衰退的政策建議。 按照凱因斯的看法,失業或經濟衰退的問題之所以會產生,在於一個國家整體需求的不足,而自由市場的價格機能,並無法有效的解決整體需求不足的問題。凱因斯認為,當經濟衰退時,政府應該運用各種總體經濟政策,刺激整體需求,以達到減緩失業與恢復經濟繁榮的目的。 其他總體經濟理論 (一) 基於 1970 年代與 1980 初期,歐美各國的物價上漲率普遍偏高,一般人對總體經濟所關心的焦點,亦移轉到如何解決物價上漲的問題上。在此背景之下,出現了其他的總體經濟理論。包括,佛利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理論;盧卡斯與沙勁為代表的理性預期-新興古典學派。 近十年來,一方面隨著亞洲新興國家的崛起,以及歐美各國未再出現嚴重的失業與物價上漲的問題,經濟學家乃對成長課題產生興趣,而產生了盧卡斯和羅麼為代表人物的新成長理論。 其他總體經濟理論 (二) 2007-2009 年金融海嘯發生後,以克魯曼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對現代總體經濟理論(尤其是新興古典學派理論)未能預測與解釋金融海嘯的嚴重性,提出嚴厲的批判。 金融海嘯事件,勢必對總體經濟理論未來的發展,有莫大的影響與啟發。 總體經濟的三大部門 家計單位:家計單位的成員受雇於廠商或政府,並收取工資。同期間內,家計單位向廠商購買商品與服務,並向政府納稅。 廠商:廠商將其生產的商品與服務賣給家計單位與政府。同期間內,廠商支付薪資、租金、利息、股息給家計單位,並且支付稅金給政府。 政府:政府從家計單位與廠商課徵稅收。同期間內,政府向廠商購買商品與服務,支付薪資與公債利息給家計單位,並提供移轉性支付給某些家計單位。 總體經濟的三種市場 經濟學家將家計單位、廠商、與政府之間互動的市場,廣義的歸納為三: 商品與服務市場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s):其需求面的構成份子為家計單位、政府與廠商,而供給面的構成份子主要為廠商。 勞動市場 (labor markets):其需求面主要構成份子為廠商與政府,而其供給面主要為家計單位。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家計單位、廠商、與政府皆可為資金市場資金供給者或需求者,而其究竟為資金的供給者或需求者,端賴其收入高於或低於支出而定。 景氣-循環、波動、擴張與衰退 圖 10.1 為台灣從 1961 到 2008年的實質國民生產毛額。由圖可看出,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隨著時間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總產量有時快速上升,有時卻下降的現象,我們稱之為景氣循環 (business cycle) 或景氣波動。 任何循環與波動必定有波峰 (peak) 與 谷底 (trough)。當經濟處於谷底往波峰爬升的階段時,我們稱之為景氣擴張 (expansion),而當經濟正由波峰往谷底下降時,我們稱之為 景氣衰退 (recession)。 失業率的上升與下降 一個國家的失業狀況是否嚴重,可用失業率來衡量。在台灣,凡年滿 15 歲而有工作的人口稱為就業人口;而年滿 15 歲可立即工作卻沒有工作,但正在找工作者,稱為失業人口。失業與就業人口的總和,則稱為之勞動力。失業人口/勞動力 = 失業率。 圖 10.2 繪出台灣的失業率從 196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