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2.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及应用(开放本科)专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论题: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 分校: 安徽省电大宣城分校 年级: 2006春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洪叶 指导教师: 徐德明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目录 提纲………………………………………………………………………………………………2 摘要…………………………………………………………………………… …………………3 关键词……………………………………………………………………………………………3 正文………………………………………………………………………………………………4 注释………………………………………………………………………………………………8 参考文献 ………………………………………………………………………………………9 提纲 李香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艺术形象之一,通过对戏剧读本《桃花扇》的阅读,对李香君的形象多次进行了揣摩研究,我准备从四个方面讨论李香君的形象: 李香君的出身; 香君的珍贵品质在爱情过程中的体现; 李香君与侯方域性格的区别; 由入道的结局看香君。 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 内容提要: 《桃花扇》的故事精彩表现了明末时期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的必然原因,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的创作意图其实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他通过描写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动人爱情故事,意在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他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的正义立场统一起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贞不渝的歌妓形象。使我们看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珍贵的东西。 关键词 : 桃花扇; 李香君; 性格; 形象; 悲剧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之一,作者是孔尚任,孔子的后人,是他根据侯方域的《李姬传》改写而成,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孔尚任为什么要创作《桃花扇》呢?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论及题旨时所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⑴。这就是通过“场上歌舞,局外指点”,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的目的。换句话说,孔尚任是要表现南明亡败的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桃花扇》作品一出,立即引起了轰动,当年《桃花扇》演出时,“笙歌靡丽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烛酒阑,唏嘘而散”。(2)《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以李香君的形象最为成功,她的思想、眼光、气节、性格在作品中都写得十分突出,光彩照人。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说说李香君的形象。 一、李香君的出身 李香君,又名李香,秦淮八艳之一,是秦淮河上有名的歌妓。自小被媚香楼鸨母李贞丽收养。13岁时她师从吴人周如松学习歌舞,尽得其音节。能演唱“临川四梦”传奇,她歌喉珠圆玉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香君人长得美不说,性情也同养母一样豪爽,深得客人的喜欢,因为身材娇小玲珑,名字里又带香字,被大家戏称为“香扇坠”。 媚香楼再豪华也不过是妓院一所,李香君自小生活在这种社会最底层被世人所看不起的地方,但她的思想却与一般妓女不同。她没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取悦于前来寻花问柳的客人,不屑于在这些人身上赚取多少金银。在那种历史环境下,人要生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身体也好、才艺也罢?卖始终是无法逃避的手段,买卖体现了商品交换的本质,只不过交易的物品和方式多种多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演化,只不过当信念和思想都可以买卖时,对于李香君这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子,她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其人性的光辉却不得不让人称道和感叹。她的眼光更长远,并不只是在这秦淮河上,她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对明朝的前途也甚感忧心。香君的这种脱俗的思想和她的老师、养母都有关系。她的老师苏昆生(周如松),原在魏府,后恨其奸佞不附从于魏党,而宁肯在烟花巷教曲度日。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与复社文人陈宝生有交往,她对权奸也恨之入骨。魏党的奸佞误国已是国人皆知,而东林党和复社文人感于国难,勇于艰苦卓绝地舍我斗争,其政治节操和忠贞的正义感让李香君敬佩,其云:“东林伯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