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理和药理第15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2/3:细胞内液 intracellular fluid 体液 (占成人体重60%) 1/3: 细胞外液 extracellular fluid 血液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及其所携带氧气的多少。 2、密度:一般在1.050—1.060之间。与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有关。红细胞的血液密度约1.115,白细胞约1.070。 3、粘滞性: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产生阻力,出现流动缓慢和粘着的特性,叫做粘滞性,它是形成血压的因素之一。通常其值是水的4—5倍。 4、血液比容: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后被压紧的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率称为红细胞比容或红细胞压积,简称血液比容或血液压积。(临床中测定血液比容有助于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三)血浆渗透压 1、概念:(水通过半透膜向溶液中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溶液促使水向半透膜另一侧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 由两部分构成: (1)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各种电解质构成的称为~~。占总渗透压的99.5%.由于绝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膜内外的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胶体渗透压:由各种血浆蛋白构成的称为~~。占总渗透压的0.5%虽小,但由于血浆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且血浆蛋白浓度高于组织液,有利于血管中保留水分。 三、血液的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稳态 (二)运输功能 (三)免疫和防疫功能 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水分会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步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0.85% NaCl 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 和形态 0.42% NaCl 红细胞胀大破裂、 开始溶血 0.35% NaCl 红细胞完全溶血 (三)红细胞的功能 RBC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这些功能均与Hb有关。 珠蛋白 96% 地中海贫血 Hb 亚铁血红素 4%(含Fe2+) 缺铁性贫血 Hb+O2 HbO2- O2 HHb(释放出氧供组织细胞代谢需要) HHb +CO HbCO(使得Hb运输氧的能力大为降低)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的红细胞变形减退而脆性增高,容易撞破或滞留于脾中被巨噬细胞吞噬。 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很快被分解成珠蛋白,胆绿素和铁三部分。珠蛋白和铁可以重新参加体内代谢,胆绿素被还原成胆红素,经肝脏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中性粒细胞 (N)0.50-0.70(50-70%)淋巴细胞 (L) 0.20-0.40(20.5-40%) 单核细胞 (M) 0.03-0.07(3.0-11.7%)?嗜酸性细胞 (E) 0.009-0.05(0.9-5%) 嗜碱性细胞 (B) 0.002-0.01(0.2-1%) 增加: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转移、铅中毒。????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嗜碱性粒细胞:甲状腺功能亢进。????单核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的破坏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组织发挥作用/寿 命不易确认; 淋巴细胞循环血液/组织液/淋巴间,可分化增殖; 中性粒细胞大于4天,后衰老死亡或自我溶解。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 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