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地理基本技能第1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剖析
解析 坡度=坡高/水平坡长;坡高=坡顶海拔-坡底海拔;水平坡长=图上距离/比例尺。①、②、③、④四地都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都相同,都是50米;比例尺相同,都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即1∶15 000,而且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段的水平坡长又相同,即图中表示坡的粗黑线段长度相等,实际坡长也相同。因此本题就成为比较坡高大小的问题了。坡高仅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相关,等高线密集,坡高大,等高线稀疏,坡高小,即等高线密集处平均坡度大,反之平均坡度小。图中的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高200米左右,坡度最陡,故选D项。 答案 D 解析 图中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位于右上角,面积的计算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解法求出。 解法一:估算法。把图中低于400米的区域算作长方形,最大边长的实地距离不足1 000米,最大边宽不足500米,故其面积最大不会超过0.5km2。故只能选A。 解法二:实际计算法。即将所求面积的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可以计算的图形,分别计算其面积,然后将各图形面积相加。这种方法过于精细和繁琐,不宜使用。 A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认清图示中N、大圆和ACB的含义。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赤道周长略大于经线圈长度;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的大圆上的劣弧长;由此可知A到B间的最短距离为AN;而飞行方向因过北极点呈南—北—南的变化。 答案 (1)A (2)B 返回 解析 昆仑站与中山站大致位于相同经度地区,而纬度大致相差11°,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可以估算出两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 220千米。 C 解析 在地形剖面图中,垂直比例尺的选择要考虑到地面起伏的大小,一般地图所示范围内,实际的垂直高度要远小于水平距离,因此,要突出地面的起伏,绘图时应选择较大的垂直比例尺。 答案 B 解析 要设计合理线路必须具有空间分析功能,这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畴。 A 解析 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因为两地均位于南半球,所以飞行方向是先西南后东南。 答案 D 解析 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大约是111千米,朗伊尔城与北极点纬度相差11°46′,实际距离大约是1 306千米。 B 解析 四幅图的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 同,故不能简单地用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 判断四处的坡度大小,而应该将四幅图转 绘到同一幅图中进行判断。由于四幅图图 幅面积均相等,可以把四幅图均当成一个 单位,即a图在0.5 km水平距离内有4条等高线,b图在5 km水平距离内有5条等高线,c图在1 km水平距离内有4条等高线,d图在2 km水平距离内有5条等高线。最后作一坐标图将四幅图所表示的坡度都转绘到右图,则四处的坡度大小一目了然,即acdb。故选B。 答案 B 解析 遥感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地区抗旱减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干旱地区范围大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业企业介绍ppt.ppt
- 专利基础知识及申请流程简介-.ppt
- 专利申请、撰写和审查意见答复.ppt
- 专利信息检索实习.ppt
- 专利预警与分析.ppt
- 专利文献的检索.ppt
- 专利法.ppt
- 专四语法1.ppt
- 专卖店目标管理.ppt
- ECMO概述.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