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明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文明概述剖析

中华文明通论 ——两汉文明概述 [美]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 )《世界文明史》: 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某些因素形成了文明,可能激励文明,也可能阻碍它的发展。 威尔·杜兰:“文明的条件”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伦理条件 心理条件 地质条件 地理条件 种族条件 文明的内涵 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属性) 政治文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属性) 精神文明:人与自身的关系(思维属性) 两汉时代历时四百二十六年: 西汉二百一十四年(前206—8) 王莽新朝十六年(8—24) 东汉一百九十五年(25—220) 两汉文明概述 一、政治思想 二、政治体制 三、教育制度 四、土地关系 五、民族关系 六、史学成就 七、科学技术 一、政治思想: 从“黄老无为” 到“儒法合流” (一)汉初“黄老无为” 思想的选择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秦帝国短命速亡的现实教训 汉帝国开创者刘邦的个人偏好 秦帝国短命速亡的现实教训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贾谊《过秦论》: 今秦二世立……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刘邦鄙视儒生(郦食其的故事)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2.客观因素: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老子“君人南面之术” ——法家学派的思想理论渊源 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政治上:镇以无为,休养生息; 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法制上:务在宽厚,约法省禁 。 “萧规曹随”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高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黄老无为”政策的实效与问题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史记·平准书》) 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贾谊《治安策》) (二)西汉中期“儒法合流”思想的确立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理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霸王道杂之”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绕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 从“天人感应”到“君权神授” 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二、政治体制: 从君主专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