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静闲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pdfVIP

试析静闲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静闲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pdf

2016年 9 月 保 定 学 院 学 报 Sept ., 2016 第 29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 .29 N .5 D01:10.13747/j .cnki .bdxyxb .2016.05.009 试析“静”“闲”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 陈 玉 (扬 州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扬 州 225002) 摘 要 : “静 ” “ 闲” 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经典话题。先秦时,儒道两家以 “ 舞雩风流 ” 和 “ 虚静 ” 为切入点,从两个层 面论述了 “ 闲” 与“静 ” 对于 “ 人的自然化 ” 这一要点的反映。后在此基础上,魏晋时期将对这一组合型范畴的运用转向了创 作论领域。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详尽阐述了 “ 闲” “静 ” 由创作心态到审美感兴这一内部的层递式发展,赋予了它们 作为审美心胸的意义。从人格境界到创作心态再至审美感兴,“ 闲” 与“ 静 ” 由“ 人的自然化 ” 转向“创作的自然化”,且有明显 的朝“ 生活的自然化” 方向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 “静 ” ;“ 闲” ;自然化; 先秦;魏晋 中图分类号:1206.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6)05-0055-08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东晋文人孙绰曾在饱赏天台山钟灵毓秀的风光时发出此叹,且在 《游天台山赋》末尾收敛神思身游览心境予以总结:“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既去,世事多捐。投 刃皆虚,目牛全无。凝思幽岩,朗咏长川。”[1]世间扰心俗务繁多,美景亦难尽入眼底,唯有“体静心闲”四 字,却是一语道破机窍—— “浑万象以冥观”,方能“同体于自然”。体之“静”亦是心之“虚静”,心之“闲”也 是体之“悠闲”。“静”与“闲”的两相观照古来有之,“体静心闲”之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不是首创,也绝 非盖棺定论。孙绰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的自觉时代,同样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自 觉时代。由先秦时期生发出的诸多文艺理论、命题及范畴,诸如“气”“妙”“神”之类,在这一时期都有了新 的衍生转变,闪烁着熠熠光辉。“静”与“闲”也不例外,它们从单一的身心状态描摹,向更高更远的人格境 界、创作心态以及审美意识逐次迈进,推动着“人”与“创作”皆向“自然化”的方向发展。 一、先秦之“静”“闲”一 人的自然化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但真正对中国千年思想史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非“儒”“道”两家莫属。正如李泽 厚所言:“(先秦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做了它的 x才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这一论断同样可用“静”“闲”进行佐证。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内容,记录的是孔子与四个弟子“言志”的一 段话。其中子路志在大国、冉有情衷小国、公西华谦虚意在一国小相,只有曾皙发出了迥然不同的声音, 成就了为后世所称道的“舞雩风流”: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简介:陈 玉 (1 9 9 2 -),女 ,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55 陈 玉 :试 析 “静”“闲”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 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 此段历来为文人所重视,但解读甚多,偏向迥异,难以统一,总的倾向有四派观点。其一,沐浴说,即释 “浴”为洗澡沐浴,释“风”为迎风乘凉。汉代包咸注曰“浴乎沂水之上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