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2-3-世界级超大规模轨道网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2017 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世界级超大规模轨道交通网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金昱
【摘要】上海市轨道交通已经形成548 km 的超大规模网络,2020年将力争建成近800 km的规模。超
大规模轨道交通网络背景下上海市需要更加关注线网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从线网、线路和车站层
面分析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角度提出近期增加线路运能供给、提高运营管
理水平;中期结合新一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弥补线网布局短板、提高交通接驳效率;远期结合城市
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善线网系统结构、优化沿线用地功能的轨道交通网络提质增效综合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线网;提质增效;上海市
1 引言
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从无到有,从单线运行迈入了网络化运行
阶段。截止 2014 年,上海市拥有 14 条轨道交通线路(不含磁悬浮、铁路金山支线),线网
长度达 548 公里[1],网络运营规模已达到世界前列。上海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有效地支撑
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确立了在中心城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作用。
相比于国内多数城市仍处在快速建设网络的初级阶段,上海已经形成超过 500 公里的超
大规模线网,进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在超大规模线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线网呈现出
客流总量大、运营成本高、高峰时段过于拥堵、平峰时段客流虚弥、整体运营效率偏低等突
出特征。新时期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对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系
统剖析线网短板、深挖潜能,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轨道交通网
络运营的质量和效率。
2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分析
2.1 线网整体运营效益偏低
1)运营效益稳中有升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由 2000 年的 3 条线路 63 公里快速增长至 2014 年的 14 条线路
548 公里。全网客运强度在 2000 年为 0.59 万人次/公里,2003 年达到 1.65 万人次/公里。世
博会前大量新线路投入运营,新线路客流仍在培养阶段,网络客运强度下降至 1.20 万人次/
公里左右。世博会后建设速度略有放缓,客运强度开始稳定增长至2014 年 1.41 万人次/公里。
2000 年以来,轨网长度年均增长率为 16.7%,网络客运强度年均增长率为 6.4%,客流效益
1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
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在快速成为阶段线网客流效益增长速度尚无法跟上线网规模的
增长速度。
图 1 上海轨道交通历年线网运营长度、网络客运量及客运强度变化图
2 )横向对比体现差距
现状上海轨网的客运强度远高于伦敦、纽约等欧美大都市;但与东京、首尔、新加坡以
及国内北京、香港、广州等人口密度较高的亚洲城市相比,上海的客运强度则偏低。除了客
运强度指标,网络负荷强度(客运周转量/线网长度)也是反映网络客流效益的一个重要指
标。2013 年,刘剑锋等人分析了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网络负荷强度指标,上海的指标也大
幅低于北京,略低于广州,略高于深圳[2]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线网运营效率与亚洲同类大城
市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表 1 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指标对比
线网规模 日客运量 客运强度 轨交客运量 人口 面积
城市
2
(km) (万人次) (万人次/km) 占公共交通比例(%) (万人) (km)
纽约 1665.5 712.9 0.43 — 1520 12960
大伦敦 587.6 434.5 0.74 39.9 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