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的立法应对——论私域道德立法之限制.pdfVIP

道德失范的立法应对——论私域道德立法之限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失范的立法应对——论私域道德立法之限制.pdf

第32卷 第6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 院学报 Vo1.32No.6 2016年 6月 JournalofJilinEngineeringNormalUniversity Jun.2016 道德 “失范的立法应对 — — 论私域道德立法之限制 覃李慧 (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摘 要]将当下备受推崇的道德主张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维护,该做法有其合理之处,一方面可以凝聚 人们的道德共识,另一方面能够调整失范的行为以重整秩序。基于对个人自由的捍卫以及理性立法的 审慎考量,私人领域中的个人行为即便出现道德 “失范”的现象,法律也不宜取代私德的作用。立法的 克制是提高法律效益和重塑道德观念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道德;法律;道德立法 [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042(2016)06-0055—03 目前,各色的法律提案表达出形形色色的社会 理,同时又引事实于法律之中,为生活中的多样诉求 诉求,更多的制定法颁布出台,诉讼纠纷爆炸性激 提供正当性,令法律更贴近与伦常 日用。这里,普遍 增,大量案件呈至法庭要求得到裁判……法律形式 与特殊、形上与形下,虽非一事但并不隔绝对立,而 的扩张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道德规 是相互依赖与补足。各种形式规范交织融合,型塑 范的约束力逐渐变弱——不敬老、见危不救等社会 着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道德和法律处在没有冲突 现象层出不穷。将道德诉求纳入立法的呼声一直存 的 “和谐”状态,以一种压制类型的法律形式,体现着 在,过去,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对法律提出过如此之多 权威主义的伦理。 的任务要求,法律被寄予了重整社会新秩序的强烈 现代法治的平等、自由以及限权等理念除了与 期待。 传统专制秩序下的价值观相悖之外,也与儒家的一 一 、我国传统道德规范式微现象分析 些道德伦理要求有别。具体到微观层面,某些规范 在我国,传统儒家从普适性的情感中推演出的 通过法律得到强化,而另一方面,有许多为法律限制 道德规范——孟子把孔子的 “推己及人”的所谓的 或制裁行为却与道德没有任何关系。道德观念随着 “忠恕之道”极大地扩展,使它成了 “治国平天下”的 社会的变化不断重塑,即便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共同 基础——通过政治权力的确认获得正统的地位,以 体中,彼此间也持有无法通约的价值观。人们对在 教化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型塑共同体生 自己面前摔倒的老人就应该遵循传统美德承担扶助 活中具有共识性的道德观念。 的义务吗,持有下铺票位的小伙子应该满足上铺位 中国历史上的公权从来不是公民自愿让出自身 孕妇的请求与其交换坐位吗,即便是如此简单的问 部分权利的结果,也没有这样的文化土壤,强权政治 题,持不置可否态度的大有人在,而认为 自己完全没 是大一统的先决条件,儒学为执政者提供了一个 由 有相应道德义务的人,也不会对此有丝毫的愧疚感。 知识分子与强权共谋而形成的稳定社会格局的道德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道德观念趋向分流,而这是 体系。很长时间,传统的礼法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国 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利益诉求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人——从出生到入死。生活的El常起居、人际的互 二、道德诉求纳入立法考量理论依据 动交往都由其引导支配。而家庭组织、社会制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