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08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中国材料研究学会.PDF

D-08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中国材料研究学会.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08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D-08. 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 分会主席:张勇、沈同德、王刚、乔珺威、耿桂宏、吴海峰 D08-01 非晶中的流变单元 汪卫华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D08-02 具有室温塑性的难熔高熵合金的设计 乔珺威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0024 通过相图计算分析MoNbTaVTi 、MoNbTaV 等几种高熔点高熵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和相形成规律,利 用现有的高熵合金相形成规律参数,如混合焓、混合熵、价电子浓度、电负性理论、指标等,初步判断合 金的相结构特征。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选取成分的合金样品,并通过一系列的微观结构表征和力学性 能测试,将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及理论预测相比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预测铸态难熔高熵合金屈服强度的 半经验公式,从而可以指导设计性能优异的新型难熔高熵合金材料。 关键词:高熵合金;难熔金属;力学性能 D08-03 金属玻璃中β驰豫结构起源的思考 张博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非晶态物质科学研究所230009 金属玻璃处于一种能量亚稳态,故驰豫是金属玻璃的固有属性。β 驰豫是玻璃态中最主要的驰豫模式, 这一驰豫过程对玻璃化转变、塑性变形、原子扩散、晶化和热稳定性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其结构 起源知之甚少。 目前对于金属玻璃中β 驰豫的结构起源众说纷纭,Johari[1]首先提出了玻璃中的β 驰豫与玻璃中疏松的 局域结构有关,这些疏松的局域结构被看作是玻璃中的结构缺陷。Ichitsubo 等人[2]推断 β 驰豫可能源于一 种微观结构,他们发现金属玻璃微观结构上是非均匀的,包括强键合的区域和弱键合的区域。汪卫华等人 [3-4]认为金属玻璃中遗留了熔体中的类液区域,类液区的原子运动形式被局域在纳米尺度范围内,β 驰豫就 对应于非晶固体中没有被完全冻结住的纳米区域的原子平移运动。 金属玻璃中 β 驰豫结构起源与其局域结构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综合现有的研究工作[5],本文提出一 些对β 驰豫结构起源的思考和见解。 1. G. P. Johari, Ann. N.Y. Acad. Sci. 279 (1976) 117-140. 2. T. Ichitsubo, et al., Phys. Rev. Lett. 95 (2005) 245501. 3. 汪卫华,物理学进展, 33 (2013) 177-351. 4. H. B. Yu, K. Samwer, W. H. Wang, H. Y. Bai, Nat. Commun. 4 (2013) 2204. 5. Y. Y. Bai, Y. L. Geng, C. M. Jiang, B. Zhang, J. Non-Cryst. Solids 390 (2014) 1-4. D08-04 非晶合金弛豫行为的激活弛豫方法研究 李茂枝 1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100872 弛豫是非晶合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低温下非晶合金的弛豫非常重要,与非晶合金的形变、稳 定性、热学和动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然而,其微观结构起源仍不清楚。本文采用激活弛豫法 (Activation-Relaxation Technique, ART )系统研究了两个典型非晶合金系统的势能景(potential energy landscape ),La55Ni20Al25 和Cu46Zr46Al8 。我们系统分析了两个体系的激活能,激活过程的原子参与度、 以及参与激活过程的原子空间分布等,两个体系的弛豫行为具有很大差异。通过分析势能景特征,发现二 者分布比较类似,但形状有很大不同,这是导致两个非晶合金体系不同弛豫行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非晶合金;弛豫;势能景 D08-05 Taming microstructure of nanostructured alloy through two conventionally undesirable reactions F. Liu*, L.K. Huang, W.T. Lin and B. L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P.R. China *E-mail of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feng@ In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