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及控制.doc

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及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及控制

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及控制 ? ? ? ?在近期多地监督抽检中,屡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也有包装水企业被报道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监测分析其污染原因并进行有效控制,值得关注。 ? 1.水源 ? 对于饮用天然矿泉水,虽然大多数研究都否定铜绿假单胞菌天然存在于矿泉水水源中的可能,但从各国限定天然矿泉水水源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法规条款来看,这种致病菌对水源的污染确实存在。 ? 曾有调查显示,福建省?80?处矿泉水水源的阳性检出率达?22.5%,而且在实际上完全相同的地形、水文和化学条件下,同一厂家相邻的几处水源检出不同菌株,证明还存在不同的污染源。 ? 个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水源,污染严重,怀疑该水源与被污染的地表水直接相通密切相关。 ? 另有调查显示,水源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成品水,水源水污染可能 ? 是成品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况且水源污染不易发现,所以可能对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 ? 建议: ? 强化水源保护和水源污染监测。 ? 2.处理 ? 铜绿假单胞菌具极强的抵抗力,又可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槽及增压泵等中繁殖,简单的冲洗、常规的消毒技术难以对其进行清除。 ? 有调查显示,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水的消毒方式(仅以紫外线消毒)呈现显著相关,臭氧消毒等的实际应用又不佳。 ? 建议: ? 探索更加有效的消毒方式,在使各种消毒剂发挥自身优势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 ? 时,应尽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同时保证过滤/纯化装置的正常运转。 ? 3.罐装 ? 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利用水流甚至气溶胶传播时,比其他微生物种类有优势;灌装后产品可能存在外来污染,如来自灌装车间等,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交叉污染进入最终产品。简陋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导致污染的原因之一。 ? 建议: ? 保证加工环境(包括空气净化)、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卫生。 ? 4.包装 ?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产品包装方式也有显著关系,曾有厂家从清洗消毒后的包装瓶中检出阳性菌,包装材料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 建议: ? 强化包装的清洗消毒工艺,尤其是对周转使用的大塑料桶内壁,必须认真刷洗后再消毒清洗灌装,并防止强力水流冲洗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借助水雾扩散。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工艺特点,研究摸索消毒剂应用浓度、处理时间等。 ? 5.管理 ? 饮用水以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污染指示菌,说明生产工艺存在缺陷。排除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水处理环节进入成品的可能性后,认为产品主要是受到生产工艺后半段的交叉污染。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十分潮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一旦污染,极难根除。当铜绿假单胞菌蔓延至全工序的管道、设备时,交叉污染将防不胜防。 ? 建议: ? 对瓶装水充气或热灌装(仅限纯净水),定期监控水源、包装材料消毒、灌装等 ? 重点环节,是预防污染的有效手段。生产企业应通过检验,判断污染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 6.检验 ? 现可用于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检验的传统生化方法有涂布法、多试管MPN?法 ? 和滤膜法;为提高检测效率,也可用?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方法进行快 ? 速检测和结果初筛。 ? 建议: ? 企业可根据条件开展检验,可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日常检验,也可定期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