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于无声处听惊雷——浅析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试制-社科网.PDF

于无声处听惊雷——浅析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试制-社科网.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无声处听惊雷——浅析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试制-社科网

于无声处听惊雷 ——浅析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试制 张岳 (中国传媒大学)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声音进入电影,给电影带来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本文梳理了20世纪 20年代中国电影公司曾采用的两种录音方式:蜡盘录音方式和胶片录音方式,并结合当时 政局不稳、战乱频仍、经济薄弱、技术落后的时代背景,试图还原中国电影界是如何迎接 这场革命洗礼的。 关键词:蜡盘录音方式,胶片录音方式,中国电影声音发展史 1927年仅加了一段对白的《爵士歌王》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标志着 有声电影的诞生。声音进入电影,给电影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不仅带来 了电影技术的变革,还带来了创作观念的更新。当这股热潮涌向中国时,我们 不仅要问,在政局不稳、战乱频仍、经济薄弱、技术落后的20世纪20年代末, 中国电影是怎样迎接这场革命洗礼的呢? 1929 年 2 月,上海夏令配克影院正式公映了有声短片《飞行将军》,同年 好莱坞宣布不再生产默片,随后 “美国声片”大量涌入国内,上海等大城市的 高级影院纷纷改造安装有声电影设备,观看有声电影成了当时最时髦的消遣。 不过没多久,这些期冀在中国赚取更多利益的 “美国声片”就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麻烦——普通老百姓根本听不懂英文!当奇观不再是奇观时,有声电影的票 房开始直线下降,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本土电影看到了一线曙光, “美国声片” 暂时受挫、 “美国默片”又处于断档,拍摄国产有声电影以复兴国片、抗击 “舶来电影”成为当时中国电影人最大的呼声。 面对有声电影的热潮,中国各电影公司一没有雄厚的资金、二没有先进的 技术、三没有国家的支持,各公司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展路线。在互相倾 轧、你死我活、投机盛行的商业社会里,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有可 能成为大赢家,激烈的竞争充满着残酷、冒险和投机的味道,稍有不慎就会倾 家荡产。试制 “国产声片”之路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下艰难的开始了。 当时有声电影通用的录音方式有两种:蜡盘录音方式(sound on disc )和胶 1 片录音方式(sound on film ),这两种方式中国电影公司都曾采用过。 一、腊盘录音方式有声电影的试制 蜡盘录音方式的灵感来源于爱迪生设计的留声机。这种方式是指摄影机与 蜡盘录音机通过某种联动装置相连,在摄影机记录画面的同时,声波经过传声 器等拾音设备刻录在蜡盘上。放映的时候则使蜡盘上的声音被拾音器拾取,然 后经过放大器和扬声器还放出来。采用这种方式录音的影片通常被称为 “蜡盘 式有声电影”或者是 “唱片式有声电影”。 蜡盘不同于普通的唱片,普通唱片的直 径为 10 英寸或 12 英寸,转速为 78 转/ 分 钟,10 英寸唱片的时长是 2.5 分钟,12 英寸 唱片时长为 4 分钟。有声电影使用的蜡盘直 径则为 16 英寸,转速被降低为 33(1/3)转/分 钟,时长在 11-14 分钟之间,这样才能配合 电影胶片的运转速度以及每本胶片 1000 英尺 图 1:有声电影所用的蜡盘 图片来源: 的长度。这种蜡盘只录制一面,另外一面通 /gen/recordi ng/motionpicture1.html 常会印制出品公司名称以及播放次数提示。 图 1 中的蜡盘上画有 20 个小方格,表明这张 蜡盘能播放 20 次,超过 20 次蜡盘上的声音就会模糊不清不能再使用了。因 此,为了便于记录,蜡盘每播放一次便会划掉一个小方格。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