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SD3254A单片机的EPP并口通信技术 摘要:介绍了并口的EPP.DOC

基于uPSD3254A单片机的EPP并口通信技术 摘要:介绍了并口的EPP.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uPSD3254A单片机的EPP并口通信技术 摘要:介绍了并口的EPP

基于uPSD3254A单片机的EPP并口通信技术 摘要:介绍了并口的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接口协议及其高速数据通信的原理,并在ST公司uPSD3254A单片机及其开发环境PSDsoft EXPRESS基础上完成了一个应用EPP接口协议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EPP协议 uPSD3254A PSDsoft EXPRESS 引言: 在IBM公司推出PC机开始,并口已经是PC机的一部分。最初并口就是为代替串口来驱动高性能点阵式打印机[1],并口通信有SPP、EPP、ECP三种传输模式,SPP模式是半双工单向传输的,传输速率仅为15KB/S;EPP增强型模式采用双向半双工数据传输,传输速度高达2MB/S;ECP扩充型模式采用双向全双工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比EPP高。在设计和实现方面,EPP模式比ECP模式更灵活、简洁、可靠,在工业界得到了更多的实际应用[2]。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uPSD3254A的EPP增强并口的设计,其核心是使用uPSD323X内部的CPLD实现EPP接口与PC机上并口之间的高速硬件通信,实际测试中速度达到了900KB/S。 1 EPP协议介绍 EPP协议是由Intel、Xircom、Zenith三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于1994年在IEEE1284标准中发布。EPP协议有EPP1.7和EPP1.9两个标准,可以在PC机的 BIOS/外围设备/并行口(BIOS/Peripheral Setup/Parallel Port Mode)方式中进行设置[3]。与传统并行口标准利用软件实现握手不同,EPP接口协议通过硬件自动握手,能达到500KB/s~2MB/s的通信速率。 1.1 EPP工作模式的寄存器和引脚定义 PC并口采用25针的DB型阴极接口,EPP工作模式的25个引脚的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EPP协议引脚定义 在寄存器方面,EPP定义了8个寄存器,继承了SPP的3个寄存器,其中EPP与SPP共用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保证了EPP模式和SPP模式软硬件兼容型,其寄存器定义如表2所示。将并口设置为EPP方式时,需要在PC机的BIOS中设置并口工作于EPP方式,寄存器组的基地址(BASE)通常设为0x378。 表2 EPP寄存器定义 1.2 EPP读写周期 为了能进行有效的EPP数据通信,必须遵循EPP的握手时序。与SPP的软件握手相比,EPP采用硬件完成的握手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通信速度。EPP协议共分为四种周期:数据写周期、数据读周期、地址写周期和地址读周期,数据周期用于计算机和外设间传送数据;地址周期用于传送地址、通道、命令、控制和状态等辅助信息。 1.2.1 EPP数据/地址读周期如图1所示 EPP数据/地址读周期CPU读操作步骤如下: 1)程序对EPP数据寄存器(Base+4)/地址寄存器(Base+3)执行读操作 2)nDstrb/nAstrb被置低如果nWaite信号为低,否则等待 3)主机等待nWaite为高表示数据发送成功 4)从并口中读取8位数据/地址 5)nDstrb/nAstrb被置高 6)EPP数据/地址读周期完成 1.2.2 EPP数据/地址写周期如图2所示 EPP数据/地址写周期CPU写操作步骤如下: 1)程序对EPP数据寄存器(Base+4)/地址寄存器(Base+3)执行写操作 2)将nWrite信号置低(低表示写操作) 3)将要写的数据/地址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 4)nDstrb/nAstrb被置低如果nWaite信号为低,否则等待 5)主机等待nWait握手信号为高表示发送成功 6)nDstrb/nAstrb被置高 7)EPP数据/地址写周期完成 其中,使用EPP1.7 (Pre IEEE 1284) 握手标准时,则nDstrb/nAstrb信号不考虑nWait是否为低,直接被置低开始一个新的读/写周期;如果使用EPP1.9握手标准,则只有在nWait信号为低时,nDstrb/nAstrb信号才会被置低开始一个新的读/写周期。但是EPP1.7和EPP1.9都要求nWait信号为高时一个读/写周期才结束[3]。 由于nWait、nWrite、nDstrb、nAstrb等信号传输后反向(见表1),因此图1和图2 中的时序是从PC端考虑的,nWait信号表示单片机发出的原始信号,在PC端实际采用的是与单片机发出的原始信号取反后的信号。 2 uPSD323X及其开发环境介绍 ST公司的uPSD3254A是带8032内核的Fla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