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研究第二十六期
明代研究 第二十六期
2016年6月,頁207-213 207
書評
Joseph R. Dennis,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Gazetteers in Imperial China, 1100-170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xvii+390 pp.
謝仁晏
西方學界對書籍文化史的探討,自二十世紀八零年代以來逐步開展,並
進一步討論閱讀後的接收與實際運用之議題,後來更啟發西方漢學對中國書
籍文化的討論。中國傳統印刷文化史的研究亦有自身脈絡,自宋代雕版印刷
術興盛以來,印刷書籍的質量、收藏以及商業出版等議題,學界皆已有所討
論。明代中葉之後,印刷書籍流通邁入新一波高峰,又擴大了學界探討的面
向。不過,目前研究中國書籍史者,主要聚焦於通俗讀物、小說等的分析,
1
相較之下地方志的編纂及出版仍有許多討論空間。
方志纂修數量自宋代起便逐漸增加,至明清兩代大盛,其出版量、出版
地區以及讀者群,均蔚為可觀。目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均肯定方志實際應用的
價值,例如方志學者的研究,主要是為了歸納方志體例與其編修理論之優
2
劣,從而為現代政府修志的方法提供參考。關於方志編纂過程的研究,目前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1
關於中西方對書籍文化與閱讀史的討論,可參見梅爾清著,劉宗靈、鞠北平譯,馬
釗校,〈印刷的世界:書籍、出版文化和中華帝國晚期的社會〉,《史林》,4 (2008 ),
頁 1-19 。李仁淵,〈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收入復旦大學歷史
學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頁213-254 。至於研究傳統中國印刷文化史較具代表性的
著作,則如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方志學之概論,可參見巴兆祥,《方志學新論》(北京:學林出版社,2004 )。
. .謝仁晏 明代研究 第二十六期
208
也已有不少成果,如張英聘便曾由地區特性、方志種類、修志組織、經費等
各層面著手,對明代南直隸地區方志進行深入探討。3此外,亦有研究著重於
方志書寫所體現的地方史與地方認同,如森正夫與濱島敦俊對江南地區方志
的研究,前者討論明清私修鄉鎮志,後者則分析地方鄉紳參與修纂方志及其
4
內容所反映的時代特性。但整體而言,一直不曾出現結合「歷時」與「地方
性」兩個層面分析方志的專著。目前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的Joseph R. Dennis 教授,遂以方志為核心材
料,融匯書籍史、閱讀史乃至家族史等議題,耗時十多年,撰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