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人教版《过万重山漫想》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高人教版《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3、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 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翟塘峡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又称夔峡。从奉节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雄伟壮丽著称。长江南岸的白盐山与北岸的赤甲山对峙,岩壁如斧劈刀削,恰似一扇屋门,紧锁长江。江水在峡中咆啸奔腾,旋涡四起,山雄水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止。 巫峡为长江三峡第二峡。从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峡长45公里。其特征是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幽深秀丽,似一条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巫峡景区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等景点组成。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长70公里,自宜昌秭归县香溪河至宜昌市南津关,其特点是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三峡著名的三大险滩。西陵峡中景观甚多,著名的有黄牛峡、黄陵庙、三峡工程、灯影峡、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屈原祠等等。 自古以来,写三峡的文字就很多,同学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不少。如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李白的《秋浦歌》、《朝辞白帝城》等等。要在众多的名文俊笔中写出脱俗的文字来,不费踌躇是不行的。正是这样,《过万重山漫想》是独辟蹊径的,以三峡为踪,情随景迁,景随情变,思接千载,心游万仞。通过漫想,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勇于开拓的志士仁人表示了由衷的赞美。 在写作中,作者打开视野,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自由驰骋,其思路纵贯古今,气势非凡,表现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二、指导阅读 (一). 生字生词的识记,相关文化知识积累 如以敝帚画西施、志、欹、洪荒、注、不盈不溢、摧山坼(chè)地、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等等。这样的内容不少,都可借助文中的注释或查工具书完成。 (二). 找出联结上下文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题为漫想,实际上漫而有序,作者十分注意把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通过想象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在自读时,我们找出这方面的语言标志,会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 抓住起联结作用的关键语句 如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面对这奇景、第一个、既然有第一个、那个时候、再想下去、那时候、船已经穿过三峡等等。通过这些语句,我们会发现,文章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2. 通读全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本文线索是什么? 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三、小结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本文线索是什么? 2、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 1、本文线索 本文线索,一是紧紧扣住一个过字。从船出了夔门写起,直到船已经穿过三峡结束,写了游三峡的全过程;二是紧扣漫想二字,不断拓展时空内涵。 2. 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阅读时,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交代行文的起因:第一次面对早已神往的奇景,漫想由此开端。 第二部分,第一个,是的,总有第一个吧。……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展开漫想。 第三部分,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回到现实,歌颂当代人民的开拓精神。结束漫想,回应开头。 3、 在安排文章的行文结构上,作者是独具匠心的。如在写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时,作者用了设问的手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通过这一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文章的渊深之境:三峡那么高,那么险,谁过去?怎么过?一个人能过?还是许多人生生不息地过?所谓微言大义,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而此文给了读者巧妙的回答。那就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只需要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在漫想中,作者把古代与现在,把虚景与实景联系起来,歌颂了改革开放后热火朝天的祖国建设。从而把读者引向了一个较高的思想境界。 4、再从行文上看,文章穿插有致,能巧妙地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切换。文章从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写起,一直写到应当怎样做为止。然后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来: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然后又一笔荡开: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