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说新语两则》xsm1.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两则》xsm1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期:(古义)约定。 过:超过。 舍:放弃。 去:离开。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委:丢下、抛弃。 引:拉。 顾:回头看。 期 行 ———《世说新语》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故事情节梳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有人认为友人既已认错,元方应当原谅他,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 (分两大组进行讨论,给出各自的理由) 拓展 有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没过 多久,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船工说:“船小负载重,你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度过难关。”看年轻人哪一部分都舍不得丢,船工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扔在水里。 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会丢掉哪一个呢? 如果抛掉的不是一个背囊,只能剩下一个背囊的时候,你最想剩什么? 与全体学生共勉: 作业: 1、背诵并复述《期行》,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自学《乘船》这篇课文。 全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却扔下朋友自己走了。”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中午见面,到了时间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向陈元方引咎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再理他。 * * 听故事 想一想 曾子杀猪告诉了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 期 行 抢答题: 区别加红色的文言字词: 3、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尊君在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待君久不至 (“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演一演 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将两人的对话表演出来,也可以改编对话,甚至还可以创编结局。 要求:对话中要体现元方的机智,可以文言与白话夹杂。 友人 元方 言而无信 知错能改 童真无邪 析一析 人物形象 懂礼识义 议一议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