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与文化之索菲亚大教堂》调研报告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问题一:所调研建筑的历史沿革? 问题二:所调研建筑的建筑风格及该风格特点? 问题三:所调研建筑的建筑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 问题四:所调研建筑体现何种人文思想及体现手法? 建筑风格: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丶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3丶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体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 4丶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历史背景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评价 “索菲亚大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一九八六年被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列为一类保护建筑。一九九六年一月,“索菲亚教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 * 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美誉,其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哈尔滨诸多的建筑中,索菲亚教堂远东称冠,更在改建后成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位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索菲亚大教堂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善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在色彩方面充分体现了拜占庭建筑的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的特色。 想一想 索菲亚教堂原为沙俄侵华军队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位于今道里区兆麟街91号。1912年改建,仅在教堂外缘包砌了一层砖,属于砖木结构教堂。1923年9月,该教堂再次重建,并迁移至现址道里区透笼街北侧,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设计,历时10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 。 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后命名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1997年9月2日,饱经沧桑的索菲亚教堂恢复了历史原貌,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拜占庭帝国时期,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发展壮大起来,各地的教堂如雨后般春笋破土而出。教堂沿袭了神庙建筑的宏伟高大,内部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装饰使得教堂内部色彩斑斓艳丽。从此,西方逐渐进入神权高于君权的时期。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屋顶由四个巨大的圆拱架起一个砖造的大圆顶组成,使得任何人站在其中显得极为渺小。难以计数的光源从屋顶直射而下,更是增添了教堂内部的神秘气氛,整个穹顶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体现的思想:上帝至高无上或神权高于一切 体现手法:主要是渲染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高大的穹” “色彩鲜艳富有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