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元代接受探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元代接受探究 摘 要:在那个朝纲大乱、权威丧失、追逐名利的朝代,孟浩然以恬静冲淡、固穷守节的人格魅力,拯救了蒙元文士徘徊挣扎的心理状态,给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文人们精神慰藉。本文以元人对孟诗的接受为线索,全景式审视了蒙元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文士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借此来整体梳理蒙元文士们的精神层面
关键词:蒙元文士 孟诗 接受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从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到1368年灭亡,统治中原九十二年,与唐、宋、明、清几朝相比,统治时间虽短暂,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时代面貌。元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均显示出鲜明的异族色彩,对非蒙古民族实行歧视压迫政策。但在文化上采取十分宽松的政策,因而此时的文学发展相对自由。大批的汉族文士在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情形下大都选择寄情山水,所以元朝隐逸之风尤盛。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孟浩然因此自然受到元代文人的推崇,他们失意闲居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孟诗的沾溉。元人对孟浩然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形式,即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在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以孟入元诗,元杂剧中的孟浩然
一、元代诗歌选本编选孟诗
元代诗歌选本,相比宋代对唐代诗歌流变上的溯源、体例的编排都更趋于完善。本文以《瀛奎律髓》和《唐音》对孟诗的录入情况为例,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专门编选了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且方回在每首诗后,附以评估判定。其中收录了孟诗共十一首,分布在登览类、节序类、晴雨类、雪类、闲适类、送别类、释梵类七种类别之下。而杨士弘《唐音》,成书于1344年,是《瀛奎律髓》以外另一部尤为重要的唐代诗歌选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独特的认识价值。此集选编孟诗于《正音》卷共四十四首:五、七言古诗二十二首,五、七言律诗十七首,还有五言绝句五首。《唐音》择录的孟诗数量比《瀛奎律髓》多出三十三首。且《唐音》是除了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文苑英华》(92首)以外,对孟诗编选最多的选集,主要是因为:元代时期的选本对孟诗的接受情况趋于统一性。元初中统、至元之朝,理学兴盛,理学家往往兼善诗文并有“诗宗盛唐”之说,而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先驱者必然备受瞩目
二、史料、别集、序跋中的评孟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胸怀天下,在仕途困顿、悲痛欲绝之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隐世终身。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写道:“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1}可见孟浩然洒脱清淡的精神境界一直被后世文人所肯定,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元代文士也不例外。陈绎曾在《文筌》中追溯孟诗之源流:“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澹中有壮逸之气。”{2}孟浩然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精髓,并突破了应诏吟咏的狭窄境界,率性洒脱地倾吐着一己襟怀,为开元时期的诗坛迎来了一丝清新之气,成为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翁评论古今诗人》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3}孟诗最大的特点便是淡。孟浩然将诗歌冲淡弱化,均匀地散落在诗作的各个角落,淡到令人质疑诗是否存在。《须溪诗跋》亦云:“孟诗如雪,虽淡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态。”{4}由宋入元的诗人家铉翁在《跋浩然风雪图》中写道:
此灞桥风雪中诗人也。四僮追随后先,苦寒欲号,而此翁据鞍顾盼,收拾诗料,喜色津然贯眉睫间,其胸次洒落,殆可想矣。虽然,傍梅读《易》,雪水烹茶,点校《孟子》,名教中自有乐地,无以冲寒早行也。{5}
风雪中孟浩然骑着驴,虽有四个书童为伴,但情景颇为凄寒。这段话还凸显出孟浩然在穷困交迫的局势下,亦能安于贫穷、平静冲淡地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乐
三、以孟入元诗
蒙元文士崇拜孟浩然,并向他学习心灵与艺术的追求,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艺术格调深深影响着元代文士,便有不少的文人以孟入诗。以孟浩然入元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对孟浩然形象之典型化;对孟浩然造诣之追慕
1.对孟浩然心灵之契合
孟浩然兼济天下苍生的伟大理想抱负始终没有可以施展拳脚的平台,其仕途坎坷崎岖,曾积极奔波于宦途,失意后乐居山水之间,但他一生都徘徊在求官和归隐之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元朝这个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掠夺性质的时代,文士们长期忍受着心灵上的高压与仕途上的失意。就在这种状态下,元代文士们与洒脱冲淡的孟浩然产生了心?`共鸣,便出现了许多与孟浩然相关的诗歌。如仇远在《同室》中吟咏道:
同室过百指,一官四年。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6}
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诗人一直以陶渊明、孟浩然为精神导师,学习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浩然的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