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是上个世界60年代兴起的,它是地质学一场.PDF

9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是上个世界60年代兴起的,它是地质学一场.PDF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2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是上个世界60年代兴起的,它是地质学一场

9.2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是上个世界60年代兴起的,它 是地质学一场大的革命,通过40多年的发展, 现在已风靡全球。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 绍板块构造的基本理论: 1、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2、板块构造的来龙去脉 3、大陆板块的识别标志 4、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的线索 5、板块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1 9.2.1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是建立在岩石圈水平变位的基础上, 有趣的是,最早发现并鼓吹岩石圈存在大幅度 水平变位的并非地质学家,而是一位德国的气 象学家魏格纳 (A.L.Wegner ,1880~1930)。 他于1912年首先发表了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魏格纳起初从大西洋两岸,尤其是南美洲和非 洲海岸线弯曲形状的相似性中得到启发,后来 他进一步发现美洲、欧洲与非洲在地层、古生 物化石和地质构造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2 生物横跨两个大陆 3 两个大陆生物相同 4 1、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为 了满足资源、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开始了广泛 的海洋调查,用声纳测深技术研究海底地形, 采集海底沉积物样品,进行重力、地磁、地热 以及人工地震等地球物理探测以研究海底构造。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海洋调查与全球地震台 网工作共获得了四个主要的新成果:发现了大 洋脊扩张带、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以及相当 新的洋底沉积物等。这四个新的成果,是板块 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 5 大洋脊扩张带 通过海底调查发现:在各个大洋的洋中脊 部位,中央发育着一条断裂谷,深部地幔物质 从此处涌出海底,为新生地壳生长的地带。 大洋脊部位浅源地震集中,并呈带状分布。 此地热流量也高。 洋中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洋壳的地带,是板 块生长扩张的边界;故称分离型板块边界。 6 贝尼奥夫带(1) 地震台网的观测发现,全世界的深源地震只 在海沟附近才存在。这些海沟都分布在大洋的边 缘,主要在环太平洋及印度洋东北边缘,深度一 般为6000~10000米。海沟附近的重力值相当低, 为负重力异常,热流值也比正常洋盆低得多,说 明该区海底下的物质其温度、密度都较低。20世 纪50年代贝尼奥夫 (H.Benioff,1899~1968) 首先发现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与海沟有密切关系, 并呈有规律的变化。 7 贝尼奥夫带(2) 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0~70千 米),朝大陆方向、随着离海沟距离的加大,依次出 现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最深可达720千米)。震源 可排列成一条由海沟向大陆方向深处的倾斜带,被后 人称为贝尼奥夫带。该带的倾角一般为45度,可在 15~60度之间变化。贝尼奥夫带的发现,说明沿大陆 边缘的海沟,存在着倾向大陆的。正在活动着的巨型 断裂带,洋壳在此带俯冲。下插到大陆岩石圈下面去。 现在认为贝尼奥夫带就是一个洋壳的消减带,是海洋 和大陆岩石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