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校园捕震网-台南市政府.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置校园捕震网-台南市政府

建置校園捕震網 ,強化校園災害防救功能,建構安全永續的耐災校園 台南市境內主要活動斷層帶有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 後甲里斷層及觸口斷層等 6條,活動斷層經過之行政區有東山區、白河區、柳營 區、六甲區、官田區、大內區、山上區、左鎮區 、新化區、永康區、仁德區、東 區等。對於地震防災教育科技研發建置及整合,以提供市民相關災害防救即時資 訊,以作為因應措施。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廣防災及科學教育,特別與中央研 究院物理所合作,於本市五甲國小等 50所學校建置「 校園捕震網」(Quake Catcher Network, QCN) ,利用電腦內建重力儀,或簡易小型之USB感震儀,可隨時觀測所 在地地表震動情形。於選定之學校佈建後,形成校園地震觀測網可使學生親身體 驗即時動態之地表震動,亦能啟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興趣。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於 102 年9月 25日下午假新化區新化國小,舉辦 102 年度 「台灣地震科學雲端學習平台 」建置校園捕震網教育訓練 ,介紹 「台灣地震科學 雲端學習平台」係由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網格計算團隊與地球所合作共同建置,該 平台獲得台北北區扶輪社贊助,並與台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規劃成立「台南市 校園捕震網」(Quake Catcher Network, QCN) 。此一計畫除在校園安裝小型微機 電地震儀 即( QCN感震器 ) ,除了紀錄地震資料作為研究用途外,並可提供地震科 學教育平台,讓學童可以即時親身體驗該校地表振動的情形,啟發學生的探究本 能。同時利用捕震網結合志工及學校參與地震監測,透過課程設計與雲端科技將 防災教育生活化、平民化。 教育局鄭邦鎮局長表示:「本計畫 共計三年,每年在本市選擇50所國中 小學 安裝小型微機電地震儀,建置捕震網強震站,並鼓勵學生與志工老師參與地震觀 測 ,其次 ;中央研究院地球所、網格計算中心,以及師範大學團隊的專家學者會 協助各校志工老師進行地震科學與防災教育的課程規劃。由於目前台灣的地震防 災教育多僅 止於地震發生時,教導師生如何避難、保護自己,而透過QCN的課程 規劃可以將複雜的地震波形轉化成生動的觀測動,藉由簡單的 QCN感震器,將地 震觀測的親身體驗納入生活及防災教育的一部分。另在現有地震資料中心基礎 上,以雲端網路整合捕震網、PAlert 等輕便的強震網資料,提昇台灣及亞洲強震 網的密度,並提供更高解析度即時震度資料。」 台北北區扶輪社鍾梁權社長表示 :「對台北北區扶輪社而言,該計畫的價值不 只是一般的公益服務,它更結合了科學、教育及防災的多重意義 。該計畫讓學校 在防災資訊教育與設施更加完善,更可以利用高科技的雲端系統來提供地震教學 的平台,讓孩童有實際動手做個小小科學家的機會 。」中央研究院院網格研究團 隊物理研究所林誠謙博士也表示,「QCN的獨特性不僅是『科學』與『教育』的整 合 ,更在於如何利用捕震網結合志工及或學生參與觀測,並學習地震資料所蘊含 的科學訊息。將學校原有教學模組活化成實際學習經驗 ,人人動手做科學不再是 遙不可及的夢 。」中央研究院地球所梁文宗博士 亦表示:我們希望在校園內佈建 輕便可攜但具相當靈敏度的感震器,形成一種新型的校園地震觀測網,不僅可提 供台灣地震頻繁地區中小學校一套地震科學的基礎設施,以協助教學及鄉里防減 災規劃,更可補強區域的地震觀測能力,彈性支援國內地震科學與防災研究。 台灣地區位處活動板塊的聚合邊界,不僅地殼的變形極其劇烈,地震已經成 為台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如何瞭解地震並與地震和平共處 ,以減低相關 災害為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教育局希望透過地震網的裝設,從觀測地震訊號掌 握地震特性,促進學校地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進而建立零災害之目標及建構安 全永續的耐災校園。 (教育局 潘能耀 )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