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 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创辨证论治理论,奠定诊断学基础 5、《中藏经》—华佗诊病学术经验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作出诊断 8、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0、施发《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 1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12、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3、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4、元朝敖氏《敖氏伤寒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15、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16、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7、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18、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法则 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 诊断、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症---即症状(患者个人感受)和体征(那个观察所得)的总称,是疾病过程表现个别、孤立的现象 病---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抗争所引起机体阴阳失调、生理功能失常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 基本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 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目光、神志、面色、形态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 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二、望面色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 2 五色主病 青主寒瘀痛经风 戴阳证—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嫩红带白,游走不定, 赤热虚实妆戴阳 多为虚阳外越,此为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黄主脾虚湿黄疸 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 –湿热熏蒸 白寒阳虚气血脱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寒湿郁阻 黑寒肾虚饮痛瘀 疳积—小儿面黄肿或青黄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 恍 白 ──白而虚浮带水气--阳虚不能气化水液 苍 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大失血证 黧黑—黑中带黄—脾肾阳虚 黑而黯淡—阳虚 黑而干焦---阴虚 眼眶黑---水饮 三、望形体 桶状胸—痰饮,或肾不纳气 扁平胸---肺肾阴虚,气阴两虚 单腹肿大,四肢反瘦---肝郁或脾虚,气滞水停血瘀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形 过小──囟门早闭 过大──先天性脑积水 均属先天性发育不良,多伴智力不全(肾精亏虚) 2、囟门 高突:“囟填”──多属实证、热证 下陷:“囟陷”──多属虚证 迟闭、不闭:“解颅” ──肾气不足 3、面肿──水肿:●阳水:快,头面部先肿 ●阴水:慢,下肢腹部先肿 抱头火丹---焮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伴有疼痛──火毒邪热上攻 大头瘟—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盛,目不能开 5、腮肿:耳下肿痛──感受时邪热毒 ●痄腮---腮部突然肿起,面赤咽痛,或兼耳聋---温毒证 ●发颐—颧骨之下,腮颌之上,耳前一寸三分,发疽肿起—少阳,阳明经毒热上攻 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珠,历历可数。 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 (二)望目 五轮学说: 心──内外眦的血络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