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据法学 期末考试要求:闭卷考试,不得以任何形式打探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在课堂上讲过的及课本上的内容,期末考试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复习。 题型要求: 1、概念解释(5题,共30分) 2、简答题(3题,共30分) 3、论述题(1题,共20分) 4、案例评析题(1题,共20分) 课外阅读书目: [1]张建伟著:《证据法要义》(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意]皮罗·克拉玛德雷著:《程序与民主》,翟小波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美]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林钰雄著:《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本章知识要点: 1.证据法的属性 2.证据法的功能 第一节 证据法的属性、渊源及功能 一、证据法的属性 (一)程序法 (二)公法 二、证据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诉讼法 (三)其他法律 (四)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五)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 (六)国际公约 三、证据法的功能 (一)保障发现真实 (二)保障手段正当 (三)保障诉讼效率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 一、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 二、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证据法律规范 (二)司法实践 (三)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及理论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二、比较借鉴国外与立足国情相结合 三、证据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集合 四、普通思维与法律思维相结合 第二章 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世界主要国家证据立法概览 (一)古代的证据立法 (二)近现代的证据立法 二、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一)神判证据制度 1.神判证据制度的概念 2.神判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3.神判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 4.对神判证据制度的评析 (1)消极评价 (2)积极评价 (二)法定证据制度 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 2.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3.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则 5.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判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概述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背景 (3)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2.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 3.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 三、联合国司法准则中有关证据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中国的证据法 (一)古代中国证据制度的特点 1.神判制度消失得较早 2.口供主义与刑讯逼供相结合 3.没有形成法定证据制度 4.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二)我国古代主要的证据制度 1.五听制度和兼听原则 2.亲亲相隐制度 3.刑讯制度 4.勘验制度 5.疑罪的处理原则 (三)我国古代主要证据种类 1.证人证言 2.被告人口供 3.书证、物证 二、近现代中国的证据法 (一)清末证据法 (二)民国时期证据法 三、当代中国的证据法 第三章 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法学 (一)古代欧洲大陆国家证据法学的研究 (二)近现代欧洲大陆国家证据法学的发展 二、英美国家证据法 第二节 中国证据法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证据理论与学说 (一)秦汉以前 (二)秦汉以后 二、清末证据法学研究 三、民国时期证据法研究 四、新中国证据法学研究 (一)新中国建国初期 (二)从整风“反右”“文化大革命”到拨乱反正 (三)改革开放至今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认识论 一、哲学上的认识论 二、诉讼上的认识论 (一)诉讼认识之主客具有特定性 (二)诉讼认识的手段是证据 (三)诉讼认识过程被严格法定化 (四)诉讼认识可能达到主客观相一致 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一)客观真实 1.客观真实之渊源 2.坚持客观真实的必要性 3.实现客观真实的可能性 4.传统的客观真实观需要完善与发展 (二)法律真实 1.法律真实之渊源 2.对法律真实说的评价 (三)实现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 第二节 价值论 一、公正 (一)实体公正 (二)程序公正 二、人权 三、秩序 四、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