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人,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字飘萍。民初名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 邵飘萍 报刊活动: 1912年,与杭辛斋合办《汉民日报》,由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他15年的终身报业生涯。 1915年, 受聘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 1918年,在京创办《京报》,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将“铁肩辣手”悬于报社墙上勉励同人。 邵飘萍 “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 “中国有报纸52年,足当新闻外交而无愧者仅得二人,一为黄远生,一即邵飘萍。” ——张季鸾 邵飘萍 采访艺术: 随时处于角色之中。 广泛交游,不惜小费。 千方百计,随机应变 。 掌握心理,把握战机。 邵飘萍 邵飘萍编写出版了《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两部新闻学著作,其中《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 其他记者 这一时期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还有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刘少少(1870~1929),湖南人,字少珊,笔名少少,有报界“怪杰”之称。 徐彬彬(1886~1961),江苏人,原名凌霄,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民初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 作业:讲述民国名记者的故事 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胡政之、徐彬彬、刘少少、陈友仁、严独鹤、潘公展、俞颂华、俞锷、徐一士、陈斗垣、丁宝臣、潘公弼、陶菊隐 (1)生平及新闻经历 (2)新闻思想或主张 (3)成功的原因 (4)趣味逸事 要求:分小组,制作成PPT,分享 第四讲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912~1915) 概述: 报业由民国成立后短期的昙花一现的繁荣,很快转入凋零与黑暗。 新闻业务在这一时期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 主要内容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摧残 三、新闻业务的变迁与民初记者群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概述: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闻事业出现了繁荣景象,各类报刊大量涌现。 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到500家,总销数达4200万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原因: 1、旧禁令的废除与新法律的保护 《大清报律》等旧禁令的废除 言论自由第一次载入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报界之电费,悉照现时价目减轻四分之一,邮费减轻二分之一” “暂行报律” 1912年3月2日,南京政府内务部宣布废除《大清报律》,并于3月4日颁布《中华民国暂行报律》,其主要内容有: 1、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2、“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暂行报律” “当知报界中人,非不愿遵守绳墨,惟内务部既无作法造律之权,而所定者,又有偏党模糊之失,若贸然遵守斯令,是对于官吏则许其侵权,而对于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屈迁就,势有不能。” ——章太炎《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 “暂行报律” 结果:孙中山下令取消该报律。 3月12日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对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来说有没有必要颁布这类报律?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原因: 2、各地军政当局的支持 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浙江军政府颁布《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 江西军政府颁布《江西临时约法》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原因: 3、党会林立 民国初年,在建设民主政治的时尚下,各路政客纷纷组建政党,短时间内全国出现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政党,为了争取利益,竞相创办机关报作为宣传工具。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的报刊 遍布于上海、南京、北京、天律、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等大城市。在上海,除原有的《民立报》、《天铎报》、英文《大陆报》外,新出版的有《太平洋报》、英文《民国西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国民》、《民强报》等。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共和党一进步党”系统的报刊 除武昌起义前已出版的《国民公报》、《时报》和《时事新报》等原立宪派报纸外,大多数是民国成立以后新创办的。在北京。有《天民报》、《北京时报》、《新纪元》、《京津时报》和《少年中国》周刊等。 两大政党派系报刊之争 国民党V.S.共和进步党 两大报系激烈争论,目的是为替本集团头面人物在议会和政府中争夺权位。政党报纸成了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原则分歧:对待袁世凯的态度问题 论争与攻击:已远远超越笔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