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射电镜(TEM) 王海波 2010.11.6 主要内容 TEM发展概述 TEM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TEM的样品制备 TEM的应用 光学显微镜的极限 德国理论光学家E Abbe于1918年指出限制光镜分辨率的原理是光的衍射行为,并提出显微镜分辨率与照明波长的关系式: 。δ为恰能分辨两个物点的距离;λ为照明波长。 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为200nm 电磁波长要比可见光波长小105,采用短的电磁波波长是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TEM发展概述 1924年,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提出物质波理论: 如果高速运动运动的粒子是电子: 由上述两式可得 TEM发展概述 1926年德国科学家Garbor和Busch发现用铁壳封闭的铜线圈对电子流能折射聚焦,既可作为电子束的透镜。 1932年德国科学家Ruska和Knoll在前面两个发现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TEM TEM发展概述 我国电镜研制起步较迟,1958年在长春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生产了第一台中型电镜,到1977年生产的TEM分辨率为0.3nm,放大倍率为80万倍。 TEM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电子光学系统 (主体) 真空系统 (辅助) TEM 电源与控制系统 (辅助) 循环冷却系统 (辅助) 电子光学系统组成 电 电子枪 子 聚光镜 光 样品台 样品装置部分 学 物镜 系 中间镜 成像部分 统 投影镜 荧光屏 照相底片 照明部分 电子枪:发射电子的场所,也是电镜的照明源。由阴极(灯丝)、栅极、阳极组成。阴极管发射的电子通过栅极上的小孔形成电子束,电子束有一定发射角,经阳极电压加速后射向聚光镜,起到对电子束加速加压的作用,形成很小的平行电子束。 聚光镜:将电子枪所发出的电子束汇聚到样品平面上。并调节电子的孔径角、电子束的电流密度和照明光斑的大小。 样品装置部分 样品台的作用是承载样品,并使样品能作平移、倾斜、旋转,以选择感兴趣的样品区域或位向进行观察分析。透射电镜的样品是放置在物镜的上下极靴之间,由于这里的空间很小,所以透射电镜的样品也很小,通常是直径3mm的薄片。 成像部分 物镜:为放大率很高的短距透镜,对样品成像和放大。它是决定TEM分辨本领和成像质量的关键。因为它将样品中的微细结构成像、放大,物镜中的任何缺陷都将被成像系统中的其他透镜进一步放大。 中间镜:是一个可变倍率的弱透镜,可以对电子像进行二次放大。通过调节中间镜的电流,可选择物体的像或电子衍射图来进行放大。 投影镜:为高级强透镜,最后一级放大镜,用来放大中间像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观察记录部分 荧光屏:在电子束照射下,电子图像反映在荧光屏上,可呈现终像。研究者通过观察窗在荧光屏上进行像的观察、选择和聚焦。除了荧光屏外,还配有用于单独聚焦的小荧光屏,在主观察窗外有5~10倍的双目镜光学显微镜,以对图像精确聚焦和观察,可以把终像放大3~10倍。 照相底片:最常用的透射电镜的照相底片是片状的胶片。胶片的一面有厚度约为25μm的明胶层,明胶层含有均匀分散的10%的卤化银颗粒。照相底片在电子束的照射下能感光。它对电子的感光特性基本上与可见光的感光特性一样(只是灵敏度和噪声不同)。 透射电镜的成像原理 TEM是利用透过样品的透射电子成像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射线(不带信息),经透射系统照射在样品上,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后,当电子射线在样品另一方重新出现时,以带有样品内的信息,然后进行放大处理而成像,最终在荧光屏上形成带有样品信息的图像,使人眼能够识别。 TEM的样品制备 在透射电镜中,试样是放在载网上观察的,载网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载玻片。通常用直径约3mm的铜载网,常规的透射电镜中所用的加速电压为100kV,为保证电子束的透过,试样必须很薄,最厚不超过100~200nm TEM的样品制备 粉末试样的制备 当将这样薄而小的试样放在一个多孔的载网上时很容易变形,特别是试样的横向尺寸为微米级时,比网眼的尺寸还小,因此必须在载网上再覆盖一层散射能力很弱的支持膜,使试样不至于从网眼中漏掉。 现在常用的支持膜有塑料支持膜、碳支持膜、塑料-碳支持膜和微栅膜。支持膜表面再利用悬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