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承前启后篇』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曾经说:人奔跑不及豹,魁梧难敌熊,飞翔比不上鸟,潜水不如龟……而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唯有在生物界中独领风骚的思维。 你怎样理解韦尔斯的上述论断?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两张图片和教材38页马克思的这段话,思考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这说明了人类意识的什么特点?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国家体育场 “鸟巢” 普通的鸟巢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历史上的几次有名的饭局 鸿门宴 煮酒论英雄 杯酒释兵权 荆轲刺秦 世上最奇特的建筑 『探究活动』 两幅图片体现了意识活动什么特点?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⑴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⑵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一、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自觉创造性 第一框 意识的作用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世界是可知的,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现实 神话 实践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 意识 人的行为人的实践 意识中的理念 现实的东西 指导 把 变成 注意: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材料: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应”。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请相信我!”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思考:这则笑话说明了什么?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⑵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⑶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原因(为什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要求(怎样做) 第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两个结合” 第三、“两个反对” 物质 意识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世界观: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 课 小 结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课堂练习 1、“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的角度,这句话在强调: A、物质的作用 B 、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B 课堂练习 2、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一片一片的掉了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这个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