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在“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公共食堂 * *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附中 陆君根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一、中共八大 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 个人的关系 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⑦党和非党的关系 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⑨是非关系 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的标志,它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9,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大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不足的是:对于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当时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理论准备。八大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总路线、“大跃进”与 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5,北京)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超英赶美” 2、“大跃进” “大跃进”率先从农村发动。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农业“大跃进”的特征是放高产“卫星”。 “大跃进”中,钢产量等同于工业化水平,成为赶超的主要内容。 1958年6月,中央确定当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大跃进的后果及教训: 后果: 严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破坏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权威 ; 人性的缺点和弱点暴露得淋漓尽致。 教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 加强党内民主、政治民主; 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 3、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人民公社的建立 195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开始撤乡镇并大社,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到1958年12月,全国74多万个合作社被改组成2.6多万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有1.2多亿户。到1982年,全国共有人民公社54352个。 ②人民公社的特点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赴河南考察时,对“人民公社”的特点作了概括,“一曰大,二曰公” “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 “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泽东 ③人民公社的局限性 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从本质上脱离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原因: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哀民生之多艰”——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产量生产情况 2950 1961 2870 1960 3400 1959 4000 1958 粮食产量(亿斤) 年度 讨论: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 三、国民经济调整 1、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1,北京)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1961年4月8日,刘少奇到湖南省湘潭县许家垅(河东人民公社河塘大队长塘生产队)进行调查研究时和社员许庆云谈话 1961年5月4日,周恩来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伯延人民公社进行农业调查。图为周恩来在伯延人民公社和社员肖书义谈话 2、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中共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 图为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阐述《论十大关系》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