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 目 录 经典的三大心理学流派 心理动力学学派 认知行为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心理动力学理论 三原则: 精神决定论:我们不能自由选择我们的许多行为,恰恰相反,心灵内部力量的性质和强度起决定作用 无意识:内部力量通常是无意识地起作用,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行为的真正动机 这些力量呈现形式受到童年经历、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深刻影响 心理动力学派——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欲望之源 快乐原则 自我(Ego)——忠实仆人 现实原则(机会主义) 超我(Superego) ——道德法官 理想原则 心理动力学派——人格结构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焦虑与防御机制 焦虑:本我和超我努力摆脱自我的控制,表现为无法接受的感觉或行为,对这些威胁的反应是人们体验到的焦虑 焦虑可能来源于现实,或者起源于本我的冲动,这个冲动威胁要冲破自我的控制使人受到超我的惩罚(内疚)或现实的惩罚 大部分焦虑不会在意识层面被体验到 焦虑是警告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信号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压抑(Repression):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不想要的想法或被禁止的欲望驱逐出头脑。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补偿(Compensation):当一个人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会设法用种种方法弥补这些缺陷,来减轻自己不适的感觉。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反向生成(Reaction Formation):人有不少原始的冲动和欲望,所以就要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不但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察觉,不过,这些欲望及冲动虽然被抑制,却始终仍是存在的,具有极大的动力,随时会出现。因此,人因为害怕这些冲动会突然爆发得不可收拾,就要着意加以防范。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人格发展理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口唇期(Oral Stage):0~1 人格发展理论(性欲发展理论) 肛门期(Anal Stage):1~3 人格发展理论(性欲发展理论) 性器期(Phallic Stage)3~5 人格发展理论(性欲发展理论) 性器期(Phallic Stage)3~5 人格发展理论(性欲发展理论) 潜伏期(Latency Stage):5、6~青春期 新精神分析理论 自我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 荣格 阿德勒 个体全程发展理论 …… 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 正常人格功能 健全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一样,都是由无理性的带有不计后果的本我驱动的 正常人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 适应性行为的关键是自我的力量 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 变态人格功能 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依赖于一个连续统一体,变态是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类别的不同 梦、幻想、艺术品,精神病症状,幻觉——只是同一道路上的不同站点。 正常和变态的区别: 自我的力量 自我的力量 自我可能被冲突所削弱,但是通常会反弹;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冲突在继续,它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焦虑,而越来越多的焦虑又导致了越来越严格的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严重妨碍适应性行为。 在极端的情况下,自我的力量可能被急剧地耗尽,从而彻底破坏了适应性功能 精神分析疗法的特点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和改变人格 适应症:部分神经症(歇斯底里、强迫症、焦虑症和恐怖症) 排除: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药物及酒精依赖、严重人格障碍及器质性病变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时间:旷日持久 精神分析疗法评价 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的三种假设: 环境决定论 病因: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实验化 从实验中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异常行为 乐观主义 个体是环境的产物,人是可变的。 治疗: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旧的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哪些事物是相伴发生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个体如何学会“通过做出某种行为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行为的学习是渐进式的 效果率:在一种假定的情境中,当一种反应引起积极的后果时,这种反应就会得到重复,而引起消极的后果时,这种反应就不会被重复。 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模型 操作性疗法 病人的不适应操作行为是什么? 维持这些不适应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 哪些环境的变化是可以将不适应行为改变成适应行为的强化物? 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模型 操作性疗法 选择性正强化:对目标行为的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