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三教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三教合一: 中国历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大约从东晋开始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 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又合力互补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时1600多年。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撇开佛、道,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涵,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 (一)儒家在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一 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 包容性,形成了自我发展、不断更新的内在机制。 宋明理学:援佛入儒 引入佛、道的哲学范畴和方法论对儒学进行全面改造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儒家吸收了法、道、佛等文化的精华,使儒家文化从一种完全关注现实的形而下的伦理-政治学说转变为关注形而上的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日益趋于成熟和完善。 (二)佛、道:向儒学靠拢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凭借政 治上的优势取得了主体文化的地位。道、佛等文化为 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向儒 学靠拢。 道教的道德关怀: 道教戒律与劝善书的广泛流行,深刻地形塑了中 国人的国民性,对下层百姓的影响更大。 佛教与儒学 佛教极力调和出世与入世、教义与纲常伦理之间的矛盾。 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投簪者,必待命 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而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 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慧远 借用儒学等传统名词、概念比附、解释佛教的概念和意义。 --佛教经典翻译中的“格义”法 以儒学的“三畏”拟佛教的“三归”。 以儒学的“五常”喻佛教的“五戒”。 佛教的中国化 由繁琐的名相分析和苦修解脱转向简约的得意忘言 和顿悟解脱。 在理论上吸收儒家的心性、中庸,道家的自然无为以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学说,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适,取得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儒道释三教交融、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在相互冲突中又相互吸收和融合,在保持各自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精神,造就了多元共存、相融互补的格局,在不同层面影响着中国社会。 以佛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外儒内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