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之五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民鲜久矣。《雍也》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何谓“中庸”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 庸,即用,中庸即“用中”。是连续不停地用中,时时处处地用中。 “中庸”的多重意蕴 允执厥中:适中 和而不同:中和 无可无不可:时中 允执厥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命禹。《尧曰》 历数:安排的次序。 允执厥中:过犹不及 子贡曰:“师(子张)与商(子夏)与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过、不及、适中 允执厥中:过犹不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能允执厥中 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于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如也。”《淮南子·人间》 管理中的适度原则 “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以是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现代管理中的适度原则 管理中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作为“过”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枉”,其不可取的一面在于“偏激”,其可取的一面在于“进取”;作为“不及”的一种表现形式的“狷”,其不可取的一面在于该为而不为(通常指“保守”),其可取的一面在于不该为而能不为(不干坏事)。把两个对立物各自合理的方面统一起来,便成了既能进取而又有所不为。 都是创新惹的祸 盲目扩张酿恶果 巴菲特的稳健 和而不同:中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称为和,把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作同,和与同有原则上的差异。(匡亚明) 中和之美:矛盾的对立统一 五味调和才能烹出美味,八音和谐才有美妙的乐曲。水火是对立的矛盾,酱醋姜盐口味也有矛盾和差异,调谐适当就是美味。八音有高低、长短、轻重、快慢等声调不同,有对立,有差异,调谐适当就成为乐曲。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是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 和而不同与企业团队的 气质相似的人聚在一块儿,并没有什么好处。能够把秉性各异、富有个性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工作,是公司力量强大的原因之所在。 假如一个组织内部没有了差异性,仅仅是“和而同”,这样的局面表面看起来舒服自在,但在未来的发展中经常隐藏着风险。 关键是要建立内部对话机制,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讨论,进而使团队在要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可获得的资源等问题上达成共识。要齐心协力,这考验的不只是每个团队成员,还有整个团队的认知范围。当出现分歧时,原有的共识可以提供解决的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时,可以为未来的对话提供参考。这是一个为协作而搭建的平台。 和而不同与原则性和灵活性 “和而不同”,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内容: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讲协调、和睦,不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不应苟同。 现代人们的相处是一种多元价值的哲学。西方学者认为沟通能解决问题,事实不完全那样。中庸和而不同的态度,它的基础在各人皆有独立之人格,互相尊重而把握“信必有守”的原则相处。所谓独立人格,是道德的和理性的,这样才能自主,才能对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负责。 无可无不可:时中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相关说明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孤竹君之子,他们的父亲孤竹君死后立长子伯夷为君,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当武王灭商后,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