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概要1

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 2015.9.22 一、怎样落实“有感情朗读”的目标。 课标三四年级,也就是中段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项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项要求从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很多课文的课后题中都有这项要求。感情朗读是我们正确理解文本的方法。感情朗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指导。只重视朗读训练的量,忽视朗读训练的质,缺乏有效、到位的指导。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很多课堂都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说:试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可是,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学生读不出感情来,老师们却不知道该怎样指导,或根本就没有指导的意识。 2、朗读指导形式化。仅有的一点点指导也往往只关注朗读技巧,不关注情感体验,只注重声音形式,不注重语言内涵。学生读不出感情来,一定是还没有真正理解感受到那情,若感同身受,无论嗓音条件如何,其间总有真感情。 3、朗读缺少个性。很多教师为了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最经常采用的朗读方式是“齐读”。像大合唱,没个性,无差异,自然无从体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4、朗读拿腔拿调,矫揉造作。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感受和体会每句话的情和意,以一种呆板的、格式化的声音形式朗读。学生的朗读不自然,语气语调不恰当,让人感觉娇柔做作。老师们回忆一下,好多男同学学着女同学的样子掐着嗓子朗读,有的学生唱读,有的学生朗读有固定语调等等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都有体现。 回顾这些年听课的情况可以说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不高,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很少听到学生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的朗读,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下列做法。 (一)自自然然学朗读。 1、在“自然的朗读品味过程中”学“朗读”。 感情朗读要自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在许多课堂中都听到过这样的话“读重些,读轻点,读快些,读慢些……”诸如此类的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光靠这样的指导无疑是赶鸭子上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真正的有感情朗读的能力。有感情朗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阐述: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即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所以,有“自然朗读品味过程中”的“朗读才会自然。” 例如:在四上《观潮》这篇课文中,其中“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 “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 “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的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声势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这么生动的一段文字,我们有的年轻教师用“评读法”进行学习,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然后叫起一名学生来读。关键是学生不太会“评读“,学生就说“读快一些读重一点“就好了。老师也没办法了,于是亲自出马,读给学生听,教师读得很好,再请学生像老师一样读。坏了,学生读的是声嘶力竭,只是在形式上学老师读。朗读中的有感情是应该从学生的内心自然涌出来的。这段文字很生动,但这一切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学生的内心,所以”感情朗读’要引导学生展开”自然的朗读品味”过程,从感知到理解,再从理解到共鸣,直至内化,让学生逐步体会文本的情感态度,逐步强化自己内心的体验。每一次都有具体目标,每一次都有情感递进。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和文本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不断产生碰撞,学生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然的感受。 现在的课堂,很少听到真正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的感情朗读,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文本的情感。这与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引导学生“自然朗读品味”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以情促读。 有的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却读不出该有的情感。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这里所说的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提到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如:《灰雀》一课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因“说谎”而“吞吞吐吐”,说谎话孩子们都有生活经历,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就会读出味道来。 (2)直观体验,引导朗读。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真实体验,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感悟语句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如: 三上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四自然段描写了鱼种类多,数量多。学生在充分感悟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