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和混合信号PCB的一般布局指南.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F和混合信号PCB的一般布局指南.pdf

RF和混合信号PCB的一般布局指南 2016-01-12 RFLab射频实验室 引言 本文提供关于射频(RF)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和布局的指导及建议,包括关于混合信号应 用的一些讨论,例如相同PCB上的数字、模拟和射频元件。内容按主题进行组织,提 供“最佳实践”指南,应结合所有其它设计和制造指南加以应用,这些指南可能适用于特定 的元件、PCB制造商以及材料。 射频传输线 许多射频元件要求阻抗受控的传输线,将射频功率传输至PCB上的IC引脚(或从其传输功 率)。这些传输线可在外层(顶层或底层)实现或埋在内层。关于这些传输线的指南包括讨论 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地)以及特征阻抗。也介绍传输线弯角补偿,以及传输线的换 层。 微带线 这种类型的传输线包括固定宽度金属走线(导体)以及(相邻层)正下方的接地区域。例如,第 1层(顶部金属)上的走线要求在第2层上有实心接地区域(图1)。走线的宽度、电介质层的厚 度以及电介质的类型决定特征阻抗(通常为50Ω或75Ω)。 图1. 微带线示例(立体图) 带状线 这种线包括内层固定宽度的走线,和上方和下方的接地区域。导体可位于接地区域中间(图 2)或具有一定偏移(图3)。这种方法适合内层的射频走线。 图2. 带状线(端视图)。 图3. 偏移带状线。带状线的一种变体,适用于层厚度不相同的PCB(端视图) 共面波导(接地) 共面波导提供邻近射频线之间以及其它信号线之间较好的隔离(端视图)。这种介质包括中 间导体以及两侧和下方的接地区域(图4)。 图4. 共面波导提供邻近射频线以及其它信号线之间较好的隔离 建议在共面波导的两侧安装过孔“栅栏” ,如图5所示。该顶视图提供了在中间导体每侧的顶 部金属接地区域安装一排接地过孔的示例。顶层上引起的回路电流被短路至下方的接地 层。 图5. 建议在共面波导的两侧安装过孔栅栏 特征阻抗 有多种计算工具可用于正确设置信号导体线宽,以实现目标阻抗。然而,在输入电路板层 的介电常数时应小心。典型PCB外基板层包含的玻璃纤维成分小于内层,所以介电常数较 低。例如,FR4材质介电常数一般为εR = 4.2 ,而外基板(半固化板)层一般为εR = 3.8。下 边的例子仅供参考,其中金属厚度为1oz铜(1.4 mils、0.036mm)。 传输线弯角补偿 由于布线约束而要求传输线弯曲时(改变方向) ,使用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中间导体宽度的3 倍。也就是说: 弯曲半径 ≥ 3 × (线宽) 这将弯角的特征阻抗变化降至最小。 如果不可能实现逐渐弯曲,可将传输线进行直角弯曲(非曲线) ,见图6。然而,必须对此进 行补偿,以减小通过弯曲点时本地有效线宽增大引起的阻抗突变。标准补偿方法为角斜 接,如下图所示。最佳的微带直角斜接由杜维尔和詹姆斯(Douville and James)公式给 出: 公式 1 式中,M为斜接与非斜接弯角之比(%)。该公式与介电常数无关,受约束条件为w/h ≥ 0.25。 其它传输线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如果对正确补偿方法存在任何不确定性,并且设计要求高 性能传输线,则应利用电磁仿真器对弯角建模。 图6. 如果不可能实现逐渐弯曲,可将传输线进行直角弯曲 传输线的换层 如果布局约束要求将传输线换至不同的电路板层,建议每条传输线至少使用两个过孔,将 过孔电感负载降至最小。一对过孔将传输电感有效减小50% ,应该使用与传输线宽相当的 最大直径过孔。例如,对于15-mil微带线,过孔直径(抛光镀层直径)应为15 mil至18 mil。 如果空间不允许使用大过孔,则应使用三个直径较小的过渡过孔。 信号线隔离 必须小心防止信号线之间的意外耦合。以下是潜在耦合及预防措施的示例: 射频传输线:传输线之间的距离应该尽量大,不应该在长距离范围内彼此接近。彼此间隔 越小、平行走线距离越长,平行微带线之间的耦合越大。不同层上的走线应该有接地区域 将其保持分开。承载高功率的传输线应尽量远离其它传输线。接地的共面波导提供优异的 线间隔离。小PCB上射频线之间的隔离优于大约-45dB是不现实的。 高速数字信号线:这些信号线应独立布置在与射频信号线不同的电路板层上,以防止耦 合。数字噪声(来自于时钟、PLL等)会耦合到RF信号线,进而调制到射频载波。或者,有 些情况下,数字噪声会被上变频/下变频。 VCC/电源线:这些线应布置在专用层上。应该在主VCC分配节点

文档评论(0)

zhouji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